諸葛亮倒吸了一口冷氣。三國時代中國中西部地區可不想是現在這麼幹旱,而雍州境內,黃河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渭水。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一條支流,而涇河則是渭水最大的一條支流。平常人們所說的關中
野,都是在渭水河涇河附近。而雍州百姓也經常取來灌,比較著名的鄭國渠,就建在涇河之上。
渭水是黃河的支流,也是關中最重要的漕運所在,其流域打不飛為黃土覆蓋,土壤質地鬆散,特別是附近百姓為了開墾農田,長期濫墾亂伐,破壞了不少的植被,使得渭水河流內含泥沙量也比較大。水中含沙量比較大,也就會使得河床不斷地被抬高。
在枯水期,渭水的水量嚴重不足,影響水道的連續性,可是到了水量豐富的季節,因為河床失穩,有很容易引發洪水。所以一旦渭水決口,整個雍州大部分地方都會變成一片澤國。
想到這裡葛亮立刻叫道:“太子殿下,絕對不可!此計萬萬不可行!一旦渭水決口,渭水兩岸都會變成一片澤國千里沃野也會被洪水所淹沒。雍州的根本就在這渭水兩岸,若是被淹了,渭水沿岸的百姓豈不是要流離失所家可歸了!”
“丞相,胡人進入雍州,燒殺搶掠雍州的百姓一樣是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而且還會遭到胡人的毒手!至於那沃野千里,等到水退去一樣能夠耕種,只是少了一年的收成罷了!用這一年的收成換取胡人元氣大傷,值了!”
看到諸葛亮還猶豫,阿斗接著勸道:“丞相,糧食沒了,我們可以再種!房子沒了們也可以再建!可是若是百姓都被胡人殺光了,又有誰來種糧食?誰來建房子?水淹雍州之地雖然是萬不得已之計,但是也是必行之計。雖然會使得雍州百姓流離失所是同樣可以讓鮮卑、匈奴和族人元氣大傷,三十年內難成我中原之患。”
“太子殿下此舉會傷到不的無辜百姓,有傷天和啊!”
“丞相,什麼是和?難道死的人少就是天和麼?人死多了就是有傷天和麼?那從黃巾起義到現在,我中原又死了多少人!若是引渭水淹雍州,可能會死不少的無辜百姓,也會有大量的百姓無家可歸,但是今天的犧牲,卻能夠換來後世子孫的平安。我們現在傷了胡人的元氣,未來幾十年,我們中原的百姓就不用再擔心胡人的襲擾。哪怕是現在雍州變成一片澤國,但是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雍州又會恢復到往日的繁華。如果這次我們不能趁著這個機會大傷胡人元氣,被胡人逃到了草原上,那麼明年、後年,乃至以後每一年,胡人都會侵擾我邊疆,屠殺我百姓,搶掠我財物。如今中原已經亂了這麼多年,元氣以傷,要是放過這個好機會,說不定我們要向當年高祖那樣,隱忍三世方可大破匈奴!”
諸葛亮微微一錯愕,阿斗說的是,食年年都能種,房子隨時都能建。但是若是胡人不斷的來搶掠騷擾,有糧食,有房子又能如何,種出來的糧食還不是會被胡人搶走,蓋好的房子一樣會被胡人燒掉!
當年高祖劉邦趁著下一統之勢,本想擊潰匈奴,反而被圍白登。而後經歷了文景二世的修養,等到武帝時期,方才能夠憑著三世人積累起來的國力擊敗匈奴。而如今中原連年戰亂,諸侯割據的幾十年,雖然現在三國鼎立之勢已城,但是留下的這個爛攤子,跟漢初時候差不多,可是那草原上的鮮卑人,卻比當年的匈奴還要強大。唯一不同的是,如今鮮卑人並不團結,分成了三部。可是難保以後鮮卑人會不會出現一個強人,一統鮮卑各部,到那時候,一個強大的鮮卑,將不是三國任何一方能夠獨自力敵的。
諸葛亮突然意識到,一場大,可能會毀掉大半個雍州,但是對於整個中原的百姓來說,對於所有的漢族子民來說,這場大水說不定會是一場好事!
“臣明白了!”諸葛亮深深地吸了口氣,而著說道:“臣這就去籌備糧草,供雍州水後賑災使用。”
諸葛亮說完,退了出去,只留下阿斗在空蕩蕩的大殿中。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俠者,非俠一城一地,而當俠天下……”
當年王越的話不斷地圍繞在阿斗的耳邊。
“為了中原以後的安生,只能夠暫時委屈一下這些雍州的百姓了!”想到這裡,阿斗也無奈的搖了搖頭。
突然,阿斗想起了,當年王越曾經給了自己一把金刀飾物,讓自己去找一個姓蒲的人。於是阿斗立刻喚來了張。
“張,立刻去查一下,人當中,可有一蒲氏大姓……”
所有的支線,乃至很久以前埋下的伏筆,終於要彙集在一起了。今天寫得還是不多,主要是在思考整個雍州的戰事。
牽扯太多了,長安劉備、阿斗援軍、涼州馬超、潼關曹真,還有五胡之間的矛盾都會被牽扯進去,饞蟲非常喜歡的大場面就要來了,順便求下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UC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