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楚歌決定,還是去北疆附近看一眼。
只要遠離邊塞交戰的區域,出現危險的機率極小。
除非是蕃洲那樣極小機率的特殊事件。
兩輛馬車行駛在小道上,越過邊界,進入了大離北疆三洲中的婁洲。
隨著馬車逐漸深入,楚歌等人明顯感覺到了這婁洲內的蕭條,而且時常可以看到,一批又一批面黃肌肉,衣衫襤褸的難民,艱難的朝著南邊趕去。
想要換個地方討生活。
可這種事情對於這個世界的老百姓來說,是件十分困難的事。
不說路途遙遠,途中忍飢受凍,就說奪走大部分難民的生命。
就算逃離了家鄉,到了異鄉後,也是極難生存。
畢竟這種時代生產力的落後,再加上土地的一些制度,使得這些人就算成功逃離,也會無地可種,討不到活計,最終只能去當流民。
成為山匪之流。
給各地的治安都會帶去不良的影響。
這樣又會使得很多地方不願意接納這些難民,導致他們的情況更加雪上加霜。
國難民艱。
國家若是遭遇災難,百姓的生活必然更加艱難。
幾日的時間裡。
楚歌幾人經過了數座婁洲的城池,裡面都是一片蕭條之景,路邊隨處可見瘦骨嶙峋的乞丐。
楚歌雖然同情,但也無力去救他們。
現在就算是金銀珠寶,在這婁洲也換不來大量的糧食。
多年的戰爭,糧草多已被送去了軍中。
其中黑騎軍更是帶人掃蕩了婁洲的那種豪紳貴族,將他們私藏起來,想要哄抬糧價的存糧全部充公。
雖然沒能救得了婁洲百姓,但卻是做到了眾生平等。
那些以前欺壓百姓的豪紳貴族,也都跟著成了難民。
甚至因為其常年欺壓百姓,被百姓發現後,更是下場好不到哪裡去了。
有人將黑騎軍的「暴行」告御狀告到了順德帝那裡,但是知曉如今大離危機的順德帝,還是理智的將這事壓了下來。
楚歌幾人越是往北,景象越是淒涼。
田地早已荒蕪,村鎮裡十室九空,房屋坍塌。
不僅僅是戰亂帶來的,也是難民們為了活下去,化身暴民加劇的。
在往北深入了半個婁洲後。
楚歌並未再繼續深入,再往裡,就可能隨時遇到不可控的因素了。
這半個婁洲的見聞對於楚歌來說已經足夠了。
國難中百姓的悽慘,已然刻進了楚歌心裡,填充進了那新的武意的萌芽之中,使之再次往上頂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