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佛像之中,似乎隱藏著什麼東西。
來到天王殿後身。
楚歌看了一眼面相大雄寶殿的韋陀菩薩雕像,這位菩薩是四大天王座下的三十二將之首,降魔伏鬼,保護佛法。
而且楚歌以前看過的一篇雜記中,有記載了一個細
節。
如果韋陀菩薩將手中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
如果韋陀菩薩將手中的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
如果韋陀菩薩將手中的降魔杵拄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而楚歌面前的這座韋陀菩薩像,手中的降魔杵正是拄在地上。
看來這間看起來不小的寺廟,在佛門裡,只能算是一座小廟,那便更加不可能有什麼高手了。
楚歌看向身邊的紅袖,雖然面罩輕紗,穿著簡單的粗衣,但還是難掩其風華,單看那一雙顧盼生情的誘人眸子,便猜這肯定是位難得的傾城美人。
楚歌道:「走,我們去正殿看看。」
紅袖輕點螓首,在她的神魂感知中,這座看起來莊嚴肅穆的寺廟,卻給她帶來一種難言的森冷之感。
彷彿這些泥身佛像的面孔之下,還藏著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恐怖存在。
雖然目前這種感覺未讓她感覺到威脅,但是卻極為不自在。
兩人走出天王殿,來到後面大雄寶殿前的寬敞院子。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就是正殿,也有稱為大殿的。
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寶殿前大院正中擺放著一個大寶鼎,刻著桑迦寺的寺名。
其北則擺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爐,裡面香火鼎盛,眾多信徒再次焚香祁拜。
正殿前各有旗杆一對,旗杆頂部各有一個幡鬥,設一對雕龍柱。
兩人穿過院落來到大雄寶殿外,便見大殿前排著長隊,殿門內坐著幾名僧人,看模樣只有其中領頭的一位是西域人,其他的都是大離本土人。
楚歌見到。
每一名想要進入大殿祈願的百姓,都要上供足夠的財富,若是給的好處不夠,那便入不了主殿,最多隻能去往一旁的偏殿。
而那些已經被佛門深度蠱惑的信徒,為了進入主殿,願意掏空自己所有的家財。
對他們來說,為佛陀貢獻,那是無上的榮耀,哪怕自己食不果腹,也要為佛陀鑄造金身。
看到這斂財的場面,楚歌不由回憶起前世的西遊記中。….
唐僧師徒抵達大雷音寺後,卻拿了一些無字假經返回,猴哥回去討要說法,可佛祖卻笑道:
「你且休嚷,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平安,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當時楚歌就吐槽這佛門真是棺材底下伸手...死要錢,一副慈悲的模樣,行事卻更像是黑心的商人。
而且誦了一遍經,便要了三鬥三升黃金,還嫌少了,當時便讓楚歌對佛門的觀感大降。
沒想到到了這個世界,這佛門做派居然跟那書中差不多,似乎還更加變本加厲。
大離禁佛,可真是一項明智之舉。
楚歌與紅袖老實的排在入殿的隊伍中。
沒一會兒,便輪到了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