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華南虎的培育速度是加快的,一天就頂其他動物的好幾天,估計很快就可以反超。
按照這種速度,楊風覺得應該會是華南虎的器官先培育成熟。
到時候也應該會是華南虎,先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等到華南虎進行移植手術之後,他就可以開始為其他動物進行移植手術。
等手術全部成功之後,而且所有的實驗物件都沒有發生意外的話。
楊風估計生命工程計劃就已經順利成功了,到時候他可以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一旦成功,這門技術就可以全面開展。
那麼就不會再缺器官,每個人都有活下來的機會。
當然,前提是這些環節都不會發生任何的意外。
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任何意外,那麼楊風就會直接中止,然後重新開始。
這麼重要的醫療技術,絕對不能存在任何不確定性。
所以如果楊風沒有十足的把握,那麼他肯定不會進行人體實驗。
在這方面,楊風一向是非常的嚴謹。
他絕對不會為了面試就貿然加快計劃,他的每一步都要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確保沒有任何的風險。
越是可以拯救無數人的醫療技術,就應該做到足夠的謹慎。
因為沒有做到這一點的話,說不定救的人越多,害的人就越多。
但在過去一百年的時間,一些醫療技術的誕生,確實是拯救了很多人。
但是也有一些醫療技術的不確定性,從而害死了很多人。
尤其是一些藥物,一開始的時候,以為是救命良藥。
但是後來才發現這些藥物存在嚴重的副作用,從而害了更多的人。
在這事情,在歷史上並不罕見。
所以科學需要謹慎,醫療更是如此。
而楊風一直都記得這一點,他每一步都是穩紮穩打。
時間過得飛快,或許是因為楊風每天的工作太充實了。
他每天過來公司,第一時間就去看望華南虎的狀態。
楊風跟華南虎互動,以及檢查它的身體情況。
然後楊風就要回到實驗室,做各種試驗,包括各個試驗物件的器官培育。
除此之外,楊風也會跟進新藥的臨床試驗。
雖然他把重心放在了生命工程計劃,但是關於其他新藥的臨床試驗,他一樣沒有鬆懈。
甚至在進行到最關鍵的階段,他也會親自跟進。
每一個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楊風都會一一觀察以及瞭解他們的病情。
而且會親自為他們檢查,以及跟他們進行溝通,從而掌握他們的變化跟感受。
沒有辦法,楊風絲毫不敢大意。
如果他不親自跟進的話,他是不可能真正放心。
只有跟進每一個階段,掌握每一個階段的具體情況,他才會放心。
所以他每天的工作非常地忙碌,天天都是早出晚歸,甚至有時候都不回家了。
要不是楊風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好,換做是一般的科研人員,絕對頂不住這麼高強度的工作量。
一兩天還行,可一直是這樣,以科研人員的身體,絕對是吃不消的。
不過楊風的身體遠遠超過常人,甚至一天比一天好。
所以面對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他一樣可以應付得來,身體指標依舊是非常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