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這件事,大傢伙的興致也都沒了。
朱棣登上了火車,返回京城。
這一路上,再也沒有來時候的喜悅歡騰了。從上到下,幾乎每個人都愁眉苦臉,若有所思。
包括柳淳在內,同樣輕鬆不起來。
有無數的穿越前輩,示範瞭如何變法強國,可是真正做起來,柳淳才感覺到其中的難度。這些年他推了很多國策,改變了許多事情。
可他做夢也想不到,最有爭議,最困難的,竟然是剃髮,包括他的弟子在內,都沒有人能接受。
可是從實際需求上,剃髮都是很必要的事情。
尤其是大工廠出現之後,人口密集,工作環境非常潮溼悶熱,工作過程又大量的流汗,加之衛生條件不過關。剃髮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首先,剃髮能減少蝨子和跳蚤,防止毛囊炎症,減少疾病傳染,改善衛生條件。
其次呢,頭髮短了,更容易打理,可以節省時間。
工人是非常忙碌的,從早到晚強度驚人,剃了頭髮,會方便太多了。而且相比其他,剃髮幾乎沒有任何損失。
可誰能想到,就這麼一件最容易的事情,卻遇到了最大的阻力。
朱棣在回宮之後,整整三天時間,都沒有再討論剃髮的問題。
朝野上下,卻沒人敢鬆懈。
因為大傢伙都清楚朱棣的脾氣,這傢伙比當年的朱元璋還要頑固。
老朱為了皇宮的事情,不惜填湖造宮……朱棣的頑固程度,還要勝過乃父,誰都擔心,某天早朝,朱棣突然以禿頭示人,那樣的話,大明朝是必要天崩地裂!
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阻止這種事情發生……最最讓人驚訝的是,包括那些工匠在內,都聯名上書,表示天子深恩,他們感激涕零,但天子身為萬民君父,實在是不該為了他們,就剃了頭髮,天子有此心,大傢伙已經銘刻五內,願意為了陛下,鞠躬盡瘁,實在是不需要君父剃髮自殘,也免得淪為四夷笑話。
“柳淳,你看看這一篇東西吧,到底是不是出自大家的真心,又或者是有人暗中慫恿?”
柳淳啞然一笑,“陛下,其實不管真假,都能看出一件事,哪怕是工人,他們從心裡來講,也不覺得剃髮是好事,只是迫不得已罷了。”
朱棣深深嘆口氣,“朕怕的就是這個!”
朱棣負著手,在地上走來走去,“漢唐尚武,哪怕文弱書生,也想著提三尺劍,報效君王。這才有了漢唐盛世。自從唐末之後,以犯人刺配充軍,才有了文貴武賤,乃至於東華門唱名,方為好男……時至今日,數百年下來,文官依舊蔑視武將。”
朱棣提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就是整個社會的導向……你想重點發展什麼,就要向這個方向傾斜。想要社會尚武,就要給予軍功爵位,鼓勵從軍立功。想要推廣教化,就要厚待文人,把科舉抬到無以復加的高度,還要給予文人種種經濟特權,這樣才能把最好的人才,最聰明的腦袋,都吸引過來,讓他們安心讀書,實現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的理想。
“蒸汽機,火車……我大明要想強大,不是靠著什麼華夏衣冠,也不是靠著孝經教化……最根本的是科技,是工業!”
朱棣說到這裡,扭頭看向柳淳,“你以為呢?”
柳淳欣然大笑,“陛下能這麼想,臣實在是欣喜若狂啊!”
朱棣哼道:“別光顧著高興,還要想辦法……既然工業重要,就要把最好的頭腦,吸引到這上面來。要替他們消除一切障礙,要讓所有人都羨慕工匠!”
對於朱棣的話,柳淳出了點頭,還是點頭,事實也的確如此。
“剃髮事情雖然不大,但若是連工人都覺得剃髮是羞恥的事情,會有很多人被嚇退的。”朱棣咬著牙道:“我想剃髮,以示支援,就是這個用意,連天子都剃髮了,工人剃髮就不會被嘲笑,至少還有朕在前面擋著……你說是不是?”
“當然,陛下聖明天縱!遠見卓識,臣是五體投地,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