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小子跟抽風了似的,于謙只能無力道:“行了,算我輸了,成吧?”
“不,這一次是平手,我要下次贏過你!哈哈哈!”
當黑小子執著於跟于謙比輸贏的時候,柳淳重新調好了配料,弄出了一大包十三香。
“成了,去廚房看看,這東西的效果如何?”
柳淳還是信心滿滿,他太瞭解吃貨的力量了。
在沒有味精,香料又十分昂貴的時代,人們追求鮮味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往往需要花好多天的時間,用盡各種材料,熬製高湯,用來提鮮。沒準名菜佛跳牆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研究出來的。
還有名噪一時的魯菜,就因為鄰近大海,能從海里弄點生蠔海蠣子,從而創造出鮮美的口感。當人人都能大把使用味精的時候,魯菜的衰敗也就在情理之中。
柳淳還沒有想好怎麼弄味精,但是十三香卻難不住他。
傳統的十三香的組成,一般是花椒、大茴香各5份,桂皮、三奈、良姜、白芷各2份,紫蔻、砂仁、肉蔻、丁香、小茴香、木香、乾薑等。各1份,然後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
可以合在一起,也可以分開使用,茴香氣味濃烈,用於製作素菜及豆製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羶氣增加鮮味,使肉質細嫩;燻肉、煮腸用肉桂,可使肉、腸香味濃郁,久食不膩;氽湯用陳皮和木香,可使氣味淡雅而清香;做魚用三奈和生薑,即能解除魚腥,又可使魚酥嫩相宜,香氣橫溢;熏製雞、鴨、鵝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燻味獨特,嚼時鮮香盈口,滿室芬芳。
“來,嚐嚐味道如何?”
柳淳弄了一大桌子菜,離著老遠,香氣就飄了出來。
幾個小傢伙全都口水長流,恨不得把滿桌的美味,全都塞進肚子裡去。
朱瞻基尤其過分,不停往嘴裡塞東西,鼓脹的腮幫,活像是偷橡子的松鼠。
“師公,你的手藝比御廚還好哩?往後都是你做飯怎麼樣?”朱瞻基興匆匆叫著,結果讓徐妙錦狠狠捶了一拳頭。
小崽子,你爹老孃都不慣著,更何況是你了!
“想什麼呢!這是一門大生意,不然老爺才不會親自下廚呢?”
朱瞻基抱著腦袋,可憐兮兮道:“姨奶奶,多大的生意?”
徐妙錦放下筷子,嘿嘿笑道:“反正比你爺爺的內帑大多了!”徐妙錦彷彿看到了無窮無盡的金山銀山。
有金錢刺激,效率空前高漲,幾天的功夫,京城市面上,就出現了許多揹著木箱,手裡拿著黃紙,售賣十三香的小販。
甚至一些雜貨鋪子,也出現了十三香的專櫃。
只要三十文錢,就能買一大包。
雖然還有點貴,差不多相當於京城一個力巴一天的工錢,但是為了味蕾的享受,也值得了!
十三香迅速席捲了京城,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一包。
昔日有錢人家做菜,整條街道都是香味,老百姓只能羨慕流口水。
這次可不一樣了,十三香價格如此低廉,幾乎適合各種菜餚,普普通通的菜,加入一點,頓時味道就不同了。
美食竟然是如此簡單!
百姓們大肆享受美食,相比之下,許多中小飯館也迅速使用十三香,結果食客們大為追捧,生意一下子火爆了三成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