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在劉宣的面前吃了癟,沒能得到任何的好處,便急匆匆的離開了。送走王允,劉宣回到書房思考應對王允的策略。
這一次和王允發生了衝突,暫時被劉宣壓下了,以後涉及到皇室的正統,肯定會更劇烈。
但是有貂蟬在,劉宣不能太過火。
所以,劉宣比較為難。
“也不是什麼難事,實在不行,霸道行事即可。”
劉宣思索了許久,心中有了定計。
如果王允實在是冥頑不靈,劉宣便派人把王允抓起來。至於被抓了的王允,是否懷恨在心,是否抑鬱憤怒,那又是另外的一回事兒了,只要王允不死就行。
“踏!踏!”
腳步聲,從外面傳了進來。
史阿走進來,拱手道:“殿下,荊州使節蒯良求見。”
蒯良來了!
劉宣眉頭一揚,臉上有著一絲的期待。
蒯良在歷史中,是很有名氣的。劉表單槍匹馬進入荊州,是蒯良出謀劃策,協助劉表平定了荊州之亂。只是後來,蒯良不見於史載,反倒是蒯良的弟弟蒯越很活躍。
劉宣心中期待,吩咐道:“請到大廳!”
“是!”
史阿退下後,劉宣換上袍服朝大廳行去。栢鍍意下嘿眼哥關看嘴心章節
大廳中,一個三十許的中年人肅然而立。這個人,赫然是荊州主簿蒯良。他生得面如冠玉,唇紅齒白,端的是儒雅不凡。
劉宣進入大廳,笑說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日一見子柔,方知荊州人傑地靈,斷的是人才輩出。”
蒯良拱手道:“殿下謬讚了”
劉宣道:“坐!”
蒯良拱手道謝,等劉宣落座後,才坐下來。
劉宣目光落在蒯良身上,神色謙和,緩緩道:“本王聽說荊州的世家大族中,以蔡家為首,其次是蒯家、龐家、黃家,是否如此呢?”
蒯良說道:“殿下遠在青州,對荊州的局勢卻如此瞭解,令人佩服。”
劉宣哈哈一笑,說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本王提早了解荊州,也是為將來早作準備。”
語氣中,透出一絲的鋒芒。
蒯良眼眸眯了起來,臉上帶著慎重神色。作為一個心思縝密的人,蒯良從劉宣的話語中,聽出了劉宣的弦外之音,竟是有染指荊州的打算。
蒯良笑道:“殿下,荊州和青州地處南北,地域不同。不在荊州生活,便不明白荊州的情況。即使提前打探訊息,也無濟於事。”
“哈哈哈……”
劉宣笑道:“子柔真風趣。”
蒯良不接這個茬,說道:“在下前來,是為了糧食種子一事。”
劉宣說道:“好說,好說!”
蒯良皺起了眉頭,他覺得劉宣的話言不由衷。
蒯良道:“殿下出身皇族,是大漢的股肱之臣。我主劉表身為荊州牧,也是漢室宗親。我主對於殿下,非常敬仰。”
劉宣道:“景升公謬讚了,本王也很佩服景升公單槍匹馬入荊州。”
蒯良再一次回到正題,說道:“殿下,關於糧食種子的事?”
劉宣又道:“那不是問題。”
蒯良道:“既如此,請殿下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