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宣道:“先前本王冒犯了先生,理當道歉。”
著話,劉宣又重新坐下。
劉宣表情肅然,道:“先生來了遼東數年,如今也不知道北海國和東萊郡的情況。本王一方面是北海靖王,另一方面也是東萊郡太守,給先生如何?”
邴原擺手道:“請!”
劉宣道:“自前年開始,北海國境內的賊匪,已經全部肅清。北海相孔融在任上,一方面治理內政,另一方面發展農業,更辦學開課,開啟民智。如今的北海國,已經是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態,再無之前的賊匪襲擊。”
“包括東萊郡,如今也已經是賊匪絕跡,不復之前的動盪。”
“此前曾有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率軍數萬攻打,但最終,田楷大軍潰敗。只是考慮到青州的局勢,才沒有誅殺田楷。”
劉宣正色道:“先生,如今的北海國和東萊郡,已經有了一定的力量。但是北海國和東萊郡想要發展,就離不開先生這樣的人才。”
邴原道:“靖王高看在下了,論行軍打仗,在下是一個外行。論治國方針,在下也是門外漢。到底,在下就是一個讀書人。”
劉宣道:“本王需要的,就是讀書人。”
邴原皺眉道:“讀書人能做什麼呢?殿下給我官職,我也不適合。”
劉宣搖了搖頭,道:“本王不給先生官職。”
邴原倒是有些好奇了,劉宣到底打算怎麼辦呢?他看向了劉宣,道:“靖王打算怎麼安排在下呢?”
劉宣道:“在下請先生回去,是要準備立學校,讓先生教導學生的。唯有開啟民智,百姓才能明理,才能消解是非。”
邴原聽了後,心中有些意動了。
事實上,邴原在遼東也陸續收了些弟子傳道授業。
只是這畢竟是有侷限,如果劉宣能夠修築學校,然後廣招士子,而他來教導,那麼對於北海國來,將士造福無數百姓的事情。
劉宣面容嚴肅,繼續道:“在下來遼東,不僅是為了聯盟,更是先生和管寧這樣的人。一方面,是為了讓你們不再流落在外,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你們造福百姓。”
到這裡,劉宣道:“先生,本王誠意相邀,請先生隨我一起回去吧。”
邴原聽了後,臉上已經流露出意動神色。
回北海國!
一方面,不再流浪。另一方面,也能繼續教學。
最重要的是,劉宣是一個極有主見,而且能力出眾的人。有這樣的人在,北海國不會陷入戰火,那麼他回去後才有用武之地。
邴原站起身,拱手道:“靖王誠意想要,在下如果再拒絕,那就不識好歹了。恭敬不如從命,在下願意和殿下一起返回北海國。”
“好!”
劉宣的臉上,盡是笑容。
有了邴原的歸順,便拉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再去招攬管寧等人時,便有了更好的開端。尤其是邴原和管寧是好友,這對劉宣招攬管寧更有幫助。
邴原道:“靖王還打算招攬管寧嗎?”
“是!”
劉宣毫不猶豫的頭。
邴原眉頭微微蹙起,道:“要招攬管寧,恐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