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接過了話,正色道:“世子,本相倒是有兩點不成熟的想法。”
劉宣道:“孔相請說。”
孔融捋了捋頜下的鬍鬚,不急不緩的道:“第一,尊嚴問題。幽州兵被俘虜後,一個個成了階下囚,肯定遭到軍中士兵的鄙視。”
“我們計程車兵看押他們時,動輒喝罵,甚至可能會動手。”
“畢竟,幽州兵是俘虜,不是軍中計程車兵。”
“這樣的情況,肯定是存在的。”
孔融說道:“所以第一件事,得讓我們計程車兵放下成見,不能再以看待俘虜的眼光看待幽州兵,不能再區別對待。要讓我們計程車兵接納幽州兵,也要讓幽州兵融入進來。解決了幽州兵的處境,他們有尊嚴有地位,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在軍中做事,也不容易發生毆鬥譁變了。”
劉宣點頭道:“孔相的分析有道理。”
孔融大受鼓舞,臉上有著一抹笑容,繼續說道:“第二,錢的問題。幽州兵在軍中服役,得按時發放軍餉。”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士兵入伍從軍,真正想透過從軍來建功立業的人,是極少數的一部分。這樣的人,不是一點錢財能打動的。大多數計程車兵,一方面是被徵召入伍,另一方面是為了錢財入伍的。”潶し言し格醉心章節已上傳
“世子只要允諾他們按時發放俸祿,絕不克扣,肯定能讓大多數的幽州兵心服口服的。公孫瓚發糧餉,世子也發糧餉。都是發糧餉,誰發糧餉不一樣呢?”
孔融說道:“我倒是認為,幽州兵苦寒之地,地方貧窮,幽州兵領取的俸祿絕對是不多的。世子麾下計程車兵,有了糜家支援,俸祿較高。幽州兵驟然到了世子麾下,突然得到了更多的俸祿,心中反而更高興。”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會造反嗎?”
“本相認為不會!”
孔融極為肯定的說道:“兩個方面雙管齊下,解決了幽州兵的尊嚴和錢財問題,即使有少部分的幽州兵不服,這些人也掀不起風浪。隨著時間的推移,潛移默化的,足以解決一萬幽州軍帶來的威脅。”
劉宣撫掌道:“孔相的建議很有道理。”
頓了頓,劉宣問道:“關於安撫幽州兵的,諸位還有什麼建議?”
糜芳想了想,開口說道:“主公,在下考慮的是,可否向幽州兵允諾軍功呢?軍中規定,但凡立下功勞計程車兵,都有功必賞。那麼對於幽州兵,同樣是一個道理,允諾他們立下了功勞,一視同仁,也可以得到獎賞,甚至在軍中擔任軍職。”
劉宣道:“嗯,不錯的建議。”
郭嘉眼觀鼻鼻觀心,他長於謀略計劃,這種善後的內政事宜,他不怎麼上心的。
賈詡道:“主公,老夫有一個建議。”
劉宣擺手道:“說!”
賈詡正色道:“幽州兵出身遼東,家人都在遼東。排除無家可歸的人,有家的幽州兵也佔據大多數。主公可以允諾幽州兵,但凡在軍中立下了一定功勳的人,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主公派人將其家人接到北海國,並賜予農田、住宅。”
“為了體現對軍中士兵的一視同仁,這一計策可以在軍中推廣,避免士兵不服。”
賈詡說道:“這一做法,是讓他們有奮鬥的目標。尤其是許多幽州兵被俘虜了,一旦併入了我們的軍中,就無法和家人聯絡,無法返回遼東,不能和家人團聚。那麼想和家人一起,那就努力爭取軍功吧,這是給他們的一個畫餅。”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