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行,得趕緊想個辦法,要是天天住在客棧裡的話,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又該變成窮光蛋了。
為了省錢,林焱晚飯只吃了一碗麵,連個蛋都沒捨得加,畢竟住宿貴呀,能省一點是一點。
“聖哲書院”的入院試還得幾天,林焱也只能先忍痛住著。這還是因為他是一路上卡著春試的點兒來的,要是早來一兩個月,那他就欲哭無淚了。
趁著這幾天時間,林焱出門添置了兩身衣服,畢竟都出來這麼久了,原先帶著的衣服也磨損得厲害,是時候該換換了。
這一換不要緊,又花出去不少銀子,搞得林焱一陣肉疼,他覺得再這麼下去,自己就要變得和如今的墨神機一樣財迷了。
這大都城,銀子果然不耐花啊!
“聖哲書院”的入院試分為春試和秋試,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來報名參加入院試的人都絡繹不絕。
說句毫不誇張的話,把這些人一個個排起來,能從城東頭排到城西頭,然後再繞回來。
這麼多的人,自然不可能全部進入“聖哲書院”,甚至就連參加入院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機會。
雖然說“聖哲書院”對想要進入書院的人一視同仁,但是無奈人數實在太多,是以每年總會預先篩掉一部分人選。
而這選拔的標準就是十五歲之前要達到鍛體境後期以上,不達標的一律淘汰。
那有人就會問了,這書院不是一視同仁的嗎?怎麼還搞這種實力強弱的區別對待啊?
這其實很好理解,無論在哪個地方,強者總是擁有著更多的話語權。而“聖哲書院”在長安,唐國尚武,用武者境界的高低作為篩選的標準也很正常。
而且,“聖哲書院”的創始人就曾告誡後輩弟子不能只鑽研學術,讀死書,擁有強健的體魄同樣重要。
只會吟詩作對,下棋撫琴,卻手無縛雞之力,這樣的人不是“聖哲書院”所需要的。
只這一項標準,就淘汰了絕大部分的人。
其實達到鍛體境後期這個條件並不是很難,隨著時間的累積,總會能達到。但是一旦在這個前面加上十五歲以下,就變得相當有難度了。
經過多半天的選拔,最終透過的人也就堪堪五百之數,這其中,豪門貴族,將門之後佔了不少,讓許多人忿忿不平。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習武這件事講究天賦,可是,各種修煉資源也是不可或缺的。
對於那些大家族來說,一些優秀的家族子弟根本不用擔心功法和武技的問題,甚至一些豪門望族還會根據家族子弟的具體情況來替他們選擇最契合的功法和武技。
至於丹藥什麼的,更是不缺。這些丹藥能鞏固元氣,洗滌體內雜質,使得他們的體魄更加強健。
而普通人呢?能得到一部功法和武技已經是頗為艱難,更遑論什麼契合不契合,有就不錯了。
還有丹藥什麼的,對普通人來說更是奢侈品,有的丹藥,一顆就頂得上他們全家人幾個月的伙食費,他們拿什麼跟那些豪門子弟去比?
常言道:“寒門出貴子。”可實際情況是,面對幾代人積累的豪門望族,寒門再難出貴子。
試想,豪門子弟在接受專業的師傅一對一的教學時,寒門子弟卻連武道的入門都難。
把這放到如今的科舉也是一樣,雖然當今天子已經大力改革,不重門閥重才學,力求能選拔出有真材實料的人為官,可是,如今的官場還是被世家把持著。
這種時候,還談什麼公平!
是啊,這世間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人與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甚至有些名門巨擘曾坦言:“你憑什麼覺得十年寒窗,刻苦修煉就能抵得過別人數代的積累,笑話!”
初聞此言,寒門子弟無不怒不可遏,但是冷靜下來想想,才無奈的發現,這才是現實!赤裸裸的現實!
明知如此,但是,普通人卻無力改變,只能被迫接受。
所以,在這種苛刻的條件下脫穎而出的寒門子弟,才更加的不容易。這些人必定是有著卓絕天賦或是大毅力者,他們也將走得更遠。
對於那些落選的寒門子弟來說,脫穎而出的這些人就是一座燈塔,是他們的一個希望,讓他們有個念想,激勵著他們不斷前進。
林焱自然不知道他們的想法,估計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太過在意。
他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不想成為別人的標杆,他只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做自己的事,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