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後世的儒家臭毛病很多,但如今還是有不少可取的,就比如忠君。
這一個思想是趙封想要的。
之所以開設學宮教化萬民,所謂開民智之言是對外,實則是為大秦培養無數人才效力,而忠於大秦就是根本所在,儒家這一點就是可取。
在趙封的安排下。
在淳于越的排程下,召集儒生,分於天下各學宮,自縣城學宮開始,儒只需要教導一點,忠君,這是關鍵。
為了讓儒家迎來昌盛,淳于越也很是果斷的將儒家以後的根本與皇權繫結一起,儒,等於忠君,教導天下學子忠君。
而隱藏在暗中的張良所想也並沒有錯。
學宮開設除了是為大秦培養人才外,還是肩負著教化諸國百姓為根本。
再過幾年。
隨著大秦國策完全推進,學宮教化。
諸國百姓都不會再懷念故國,皆是成為大秦子民。
這是從根本意義上的陽謀。
無解之陽謀。
那些隱藏在暗中的六國餘孽也只能幹看著,別無他法。
甚至可以說。
他們是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希望一步步的消亡,最終他們也將成為歷史的塵埃,徹底淪為不復。
“請太子放心。”
“百家人才皆已經安頓九州各處。”
“除了儒學在縣,郡,州三級學宮皆有老師,其餘百家則是在郡,州安頓。”
“未來縣城學宮入郡學宮之後,可由學子自行選擇研學哪一家。”李斯立刻說道。
“既縣城學宮已經全部修建完畢。”
“那便傳旨。”
“大秦九州三十六郡,適齡學子可入學宮報名入學,識文斷字。”
“除此外。”
“縣城學宮雖是兩載為期,但如若有學子能夠脫穎而出,可提前進行考校,一載為期,透過者可入郡城學宮研學。”趙封思索一刻,當即道。
畢竟如今郡城與州府學宮還是空置的,還是需要逐步有學子入學才行。
“太子聖明。”滿朝文武齊聲高呼。
“學宮之事就此定下了。”
“四項國策也已經穩步推行。”
“接下來。”
“孤有一國策,將於吾大秦天下施行。”
“阻擋者,殺!”
趙封神情變得無比嚴肅。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