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子召集下,天下諸多才傑也願意入學宮教導天下學子。”趙封又緩緩開口道,面帶笑容。
聽到這。
群臣驚駭。
“荀子可是當世大賢,韓相,廷尉皆是出自荀子門下。”
“荀子德高望重,一向是在稷下學宮教導學子,不曾想太子竟然能夠將如此大賢請出。”
“太子不愧是太子,大賢也可請動。”
“有荀子為先,天下才傑之士又怎會不懂。”
“不過。”
“大秦開設天下學宮,教化天下,開天下民智,這等大德之事,荀子又怎會拒絕。”
“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事。”
“不錯。”
“有荀子為學宮之長,吾大秦學宮必可興辦昌隆,未來大秦將會有無數人傑俊才。”
“太子所設學宮必可大成啊。”
……
聽到荀子之名後,朝堂上不少大臣都是充滿了驚歎。
哪怕是韓非與李斯,此刻也是頗為驚訝。
“太子果然厲害啊,老師一向是居於稷下學宮不出,而且年事已高,已經到了頤養天年之時,竟然被太子給請出來了。”
“有老師親自教導,學宮必可大興。”
“放眼天下,老師可是天下文人的標杆啊。”
韓非與李斯相視一眼,都是帶著一種驚歎之色。
在如今天下。
如若說真正聲望響徹天下的大賢,或許也唯有一人,荀子。
經過他教導的學子無數,昔日在諸國為重臣的也不少,就比如韓非與李斯,位極人臣。
在如今這時代,他就是文人的標杆。
可以說。
有了荀子的加入,大秦開設的學宮必可讓天下認同,這就是對於文人極致加入的好處。
“敢問太子。”
“學宮開設之後,是教導儒,還是教導法?又或者是其他百家?”
淳于越此刻站出來,神情忐忑的問道。
自從扶蘇離開咸陽後,淳于越也老實了,朝堂上的儒生也老實了。
有了王綰與隗狀他們的前車之鑑,淳于越又哪裡敢作妖。
畢竟他只是一個儒生,入秦也是為了將儒學發揚光大。
此刻學宮開設,淳于越自然是無比忐忑,如若學宮重法教導,學宮學子那皆是法家學子,他儒家將徹底無存了。
聽到淳于越這一問。
群臣目光紛紛匯聚到了趙封的身上。
而嬴政則是淡淡一笑,未曾開口,因為他兒子與他是一樣的,無論何時,大秦都不會獨尊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