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羋啟離開。
親衛統領回來後。
“上將軍。”
“如今這羋啟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原本想要利用他殲滅秦軍,可如今根本沒有取得成效,此人似乎已經無用了,而且讓他歸都,倘若不如他意,他將上將軍親筆書信交出去,只怕會引動大事啊。”親衛統領擔憂的道。
“羋啟的確是無用了,但只是現在。”
“說到底。”
“羋啟乃是我大楚的正統王族,擁有對王位的繼承權,想要與三家去鬥,或許未來本將也要扶植一個王。”
‘這羋啟正合適,他沒有任何人支援,在大楚沒有任何外援,正好可以被吾控制。’項燕笑了笑,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對於他而言。
可沒有太多的忠心。
或許在楚國原本的朝堂政局之中本就沒有所謂的忠誠。
在楚國,王權是最弱的,臣子扶植王,三家扶植王,甚至於殺了王,廢了王。
一直以來都是權臣把持朝政,之前有黃歇,然後有李園,現在則是三家與項燕鼎立,他們都是為了本家的利益。
歷史上有著一個響亮的口號傳徹千古。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這正是掌握著楚國大權的三家。
他們也是楚國最大的家族,掌握著楚國的軍政,掌握著楚國大部分的田地。
可以說。
楚國的命脈都在三家。
“上將軍。”
“如今秦軍未動,我軍兵力還是不足,還需要請朝廷再次調撥兵力來。”親衛統領提議道。
“吾已經上奏了。”
“說是請大王調兵,實則是三家。”
“不過這一戰,如若三家不傾覆全力來,那吾索性也破罐子破摔了。”項燕冷冷說了一句。
楚國雖有兵力七十多萬,包含了郡兵在內。
但其中有八成都掌握在三家,軍中大多任用著三家的將領,或許其中有心懷楚國的,但大多都是為家族利益驅使。
項燕心中雖然也有抱負,但還是自己身家性命重要。
如果他真的戰敗了,真的將直接掌握的軍隊給亡了,三家也絕對不會放過他。
陳郢城、
“上將軍。”
“所有羋啟的一干心腹全部都解決了。”
“處戰超千人。”
“除此外。”
“後方也重新調撥來了糧草補充,我軍危機已經度過了。”
李信來到了大殿內,向著桓漪稟告道。
“是不是有些劫後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