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和李虎在文具廠見到了主管財務的張科長。
這個文具廠雖然不大但卻是山南縣唯一的一家國營文具廠,所以也算是山南縣比較有錢的一家單位。
九十年代初期的國營單位依舊是旱澇保收的鐵飯碗,就算再怎麼賠錢也有國家在後面做強大的堅實後盾,而且這個文具廠本身還是個一直在賺錢的單位。
寒暄過後陳明把提前買好的兩張整版洋畫拿了出來:“張科長,我們想買這種文具。”
張科長卻立刻笑了:“這不是文具,這只不過是一種給小孩們玩的小花樣而已,既不是文具也不是玩具。”
陳明尷尬了一下後趕忙又說:“不管它算什麼,我們就想買這個。”
“可是這種東西,我們單位門口外面的店鋪裡就有賣的。”
“我們買的多。”
“你們想買多少?”
“兩萬張。”
這句回答一出口,這位張科長立刻愣住了。
洋畫的消費群體非常單一,除了小孩子們會積攢些領用錢購買之外,再沒有任何其他的消費群體,兩個成年人跑上門來一次性買這麼多,絕對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你們買這麼多這種東西幹嗎?”
就知道會被問到這種問題,按照提前想好的答案陳明不急不忙的回答:“我們想舉辦一次針對所有山南縣孩子們的文體活動,想用這個當獎品。”
“呵呵,居然還有用這種東西當獎品的,我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嘛,而且我們不是隻買一次後續我們還要繼續大批次的買,因我們打算把這個活動長期的辦下去。”
為了防止提前走漏訊息,陳明自然不會把這種洋畫的真實用途說出來,萬一被牛德旺知道了,牛德旺也整這麼一出怎麼辦?
“可這種洋畫,我們每三天只生產五千張,因為銷量不多,所以生產多了沒用。”
每三天五千張那顯然是遠遠不夠用的!陳明立刻搖頭:“不夠,每天一萬張,我先買十天的,而且就按你們門市裡的零售價兩分錢一張,我現在就把十天的錢全部付了。”
張科長再次愣住,買這麼多洋畫,是打算當煙花爆竹燒著玩嗎?
陳明把兩千塊錢放到了張科長的面前:“十天之後,我還會再買二十天的。”
這筆買賣不算很大,但絕對不小!
而且還是送上門來的生意,張科長自然不會拒絕:“行,那我立刻就告訴他們加量,給你們趕出這批活來。”
“那就謝謝張科長了,這是我的名片,我回去等您的電話。”
他開心到連收據都忘了要……
回去的路上陳明這叫一個開心,一邊開車還一邊嘴裡哼著小曲。
虎哥很是納悶的問他:“你怎麼開心成了這樣?”
“我開心也不行?”
“你到底怎麼用這種小孩子玩的東西,打敗牛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