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修行前人神功,祭煉神兵。
要麼自創神功,一步登天。
陸乘風兩條路都在走。
吸收了無數饋贈,積累恐怖的底蘊,他自然不會空坐寶山。
事實上,隨著他不斷的煉化諸多饋贈,漸漸的他也發現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隨著消化的饋贈越來越多,那些普通饋贈給他帶來的好處也越來越小。
雖然底蘊和積累很深厚,但是給自身實力帶來的助益卻也越來越小。
精通的武學再多,殺人的時候往往只用一劍。
陸乘風已經能夠感覺到自身武學的駁雜不堪,而且是遠遠超越他人想象的駁雜,數百種武學,每一種都極其精妙,而且被他修行到了高深的境界。
可這麼多的武學,卻並不能給自身實力帶來根本性的蛻變。
所以,他自然而然的選擇了自創武學。
他要爐融百經,將所有的武學奧妙融合歸一,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這很難,是一條無比艱難的道路。
古往今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能夠成就天人的天驕和妖孽不在少數,但能夠自創神功者卻寥寥無幾。
沒有無比深厚的底蘊,沒有對武學之道鞭辟入裡的感悟,沒有對天地法理深刻的參研,沒有足夠的智慧、悟性、乃至福緣,是不可能成功的。
陸乘風很清楚,他不是什麼悟性妖孽的天驕。
祝玉仙能夠創出諸多秘法,可他如此深厚的武學底蘊,但卻沒有那種自創武學的靈光。
想要自創一門能夠百川歸海,統合自身所有底蘊的武學,如果只靠他自己的話,簡直是痴人說夢。
所以,陸乘風選擇了最簡單的辦法。
模仿!
就如同武者模仿種種兇猛的野獸,創造出諸般形意拳;就如同武者模仿風雨雷霆,創造出諸般奇功秘技。
人對於武學的參研,原本就是從模仿開始的。
而陸乘風模仿的物件,不是天地自然,他沒有那種聖賢般的悟性,能夠參悟天地,感悟大道。
也不是神兵利器,更不是山川草木,又或者神話傳說……
而是他一身修為的根本,所以依仗的來源,饋贈天賦。
每當有饋贈被凝聚而出,都會有一團金色的火焰誕生,那是屬於饋贈天賦的力量,它將所有的武學記憶,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手段,凝聚在火焰中,供他消化。
陸乘風無法揣摩到饋贈天賦是如何凝聚饋贈的,但那金色火焰,卻是切切實實存在的。
他每一次消化那金色的火焰,都可以與它接觸,都可以感知、參悟……
祝玉仙曾說他眉心有仙骨滋生,五行氤氳,造化天成。
陸乘風現如今才逐漸領悟,祝玉仙發現的其實並不是自己的饋贈天賦,而是那一縷火焰的道韻。
三年時光,數十次的饋贈煉化,陸乘風將自身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對那火焰的參悟上。
他沒有指望自己能夠一步登天,直接參悟出所有的火焰奧妙,而是用了最笨的辦法。
既然眼前是一團火,那他就先將它當做火來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