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霧水的來,一頭霧水的去。
關於今天叫他來問醫書的目的,李元嘉倒是大著膽子問了一下皇帝,但是李世民根本就沒有回答,就把他像趕蒼蠅一樣給趕走了。
在回去的路上,李元嘉坐在馬車裡想到了很多種可能性。
是想死馬當活馬醫,問一下自己有沒有救治長孫的方法?還是想要敲打一下自己,讓自己顧忌一下皇族的名聲?亦或是……
“呵呵,總不能是想讓我和李泰一樣,編一本醫書吧?”
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李元嘉隨即馬上就搖了搖頭,自己都被自己的想法逗樂了。
怎麼可能?!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有官方組織編寫的經史子集,有地理圖書,甚至還有農書,但是有官方組織編寫的醫書麼?
或許還真是可能有,但是至少在李元嘉自己的記憶中,那些最著名的醫書應該都是個人的作品,比如說王叔和的《脈經》,或者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些醫者不停積累、總結後的作品,比如說《黃帝內經》,但是似乎就沒有官方組織編寫的。
就算王叔和是當時的太醫令,寫書依然是他的個人行為。
其中的原因其實也簡單,畢竟這年頭別說醫生了,木匠、鐵匠、造紙匠人和制墨匠人等等,哪個不是把自己的那點兒本事當成寶貝一樣護的嚴嚴實實的?怕的就是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就算自己老了而已怕自己的兒子孫子餓著!
天下的醫生大多都是一樣的想法,指望著把他們集合起來寫一套醫書,用來培養醫生?李元嘉覺得恐怕連李世民都不敢這麼想……
“哎?我靠!”
想到了自己剛剛見到的皇帝二哥,李元嘉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頓時後悔的在馬車上直拍大腿:“剛才多好的機會,為什麼不和他說一下上朝的事情呢?哎喲,錯過了這一次,下次有這樣的好機會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了!”
懊惱後悔中的李元嘉根本就想不到,今天李世民找他去本來想要談的事情是什麼,更不會想到下次兩人再談及這家事情,就要等到十年以後了……
……
偶然的一次召見,很快就被李元嘉給忘卻了。
作為大唐韓王,除了每天雷打不動的去大興殿和兩儀殿上朝,十日一休之外,上任雍州牧並沒有給李元嘉的生活帶來多少的變化。
照樣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照樣的專心寫東西,關注著匠人們的“研究進展”,還有照樣的閉門謝客……
當然了,基本上也沒有人來拜訪他。
出閣前李元嘉基本上就是幽居深宮,除了幾位老師之外幾乎見不到外人;而出閣後馬上就去了潞州,和長安的勳貴們更是面都不照一下,基本上也不認識什麼人。
而且長安城不是潞州,大家對他的態度也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