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白天過來,只是來熟悉場地,並非工作時間。
“小玲!”
馬小玲前腳剛走進餐廳,就聽到了珍珍的聲音。
馬小玲走過去坐到王珍珍身邊,看起來珍珍真的很侷促。
“珍珍,嘉嘉姐交男朋友,又不是你交,你那麼緊張幹什麼?”
“小玲,你說待會他們來了,我該叫他什麼?”
“當然叫叔叔了,難道叫爸啊?別想太多,就當是普通的長輩一起吃飯。”
馬小玲和王珍珍聊了一會,眼尖的她很快就看到了嘉嘉姐和一個陌生男人一起走進餐廳,連忙拉了珍珍一下:“來了!”
“嘉嘉姐!這邊!”
嘉嘉姐眼睛一亮,拉著男人來到桌前,有些難為情地說道:“珍珍,小玲,這位是、是陳玉叔叔。陳玉,這是我女兒珍珍和我的乾女兒小玲。”
男人看起來五十歲上下,人很瘦,頭上夾著不少白髮,胸板挺得很直。
他穿著一件白襯衫,西褲看起來有點舊,不過洗得很乾淨。
“叔叔你好。”
“你們好,你們好。”
陳玉看起來也有些侷促,在歐陽嘉嘉的牽引下才想起要坐下。
幾人點了菜,馬小玲將選單遞給陳玉,陳玉推辭道:“你們看著點就行了,我什麼都吃得慣。”
等待上菜的時候,桌上幾人都低頭看著面前的碗碟沒有說話。
眼看氣氛有點尷尬,馬小玲主動和歐陽嘉嘉搭話:“嘉嘉姐,你和陳叔叔是怎麼認識的?”
嘉嘉姐笑道:“我是在湖北旅行的時候認識陳玉的。你別看他話不多,一個人管著一箇中學和一個小學的孩子呢。”
馬小玲驚訝道:“原來陳叔叔也是老師啊?珍珍,你們是同行哦?”
王珍珍也趁機搭話:“陳叔叔,我是教國文的。您是教什麼課程的?”
陳玉道:“我們那個小地方,沒幾個老師。哪個課程缺人我就教什麼。”
嘉嘉姐說道:“陳叔叔是在山裡支教的老師,已經幹了三十多年了。我也是跟團進山村體驗鄉村文化時才認識的陳叔叔。”
王珍珍和馬小玲對視一眼,心中不禁肅然起敬,原本僵硬的氣氛很快緩和過來。
王珍珍是個很喜歡孩子,而且很有愛心的女孩,她向陳玉詢問山裡支教的故事以及孩子們的情況,陳玉雖然話少,但是有問必答,兩人很快就熟悉了起來。
馬小玲道:“陳叔叔難得來一趟香江,好好玩幾天再回去吧?”
陳玉躊躇未答,嘉嘉姐搶先道:“我們這次回來香江其實是為了籌集善款的,待不了太久。”
王珍珍問道:“什麼善款?是建學校嗎?”
嘉嘉姐說道:“是啊。除了陳叔叔任教的月亮灣,大山裡還有好些村沒有學校,孩子十五六歲了都不識字,不僅是建學校,更重要的還是幫助山裡通路。”
因為陳玉的關係,幾人一直是用拗口的廣普說話,這時候王珍珍小聲用粵語問道:“媽咪,修路要幾多錢呀?”
嘉嘉姐道:“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咯。”
馬小玲笑道:“嘉嘉姐去遍內地都變得出口成文咯。”
嘉嘉姐看了眼陳玉,溫柔地笑道:“你陳叔叔教咗我好多嘢。”
陳玉茫然地看著忽然發笑的三人,不知道她們在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