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宋江死了,李逵非常傷心,一邊捶打宋江的胸口一邊求著宋江不要死。沒想到宋江忽然咳嗽了一下,吐出了一顆蘋果,活過來了。原來他吃毒蘋果的時候太急,卡住了沒嚥下去,只是憋暈過去了,並沒有被毒死。”
“那然後呢?宋江和李逵過上快樂的生活了嗎?”
“宋江吐出蘋果後,又吐了一口血,這次真的死了。”
“啊?為什麼啊?他不是沒有中毒嗎?”
“是李逵捶太用力把他捶死了。好了靈兒,我們該繼續趕路了。”
講完故事,王琢帶著馬靈兒繼續趕路。
招賢榜上標註的妖龍出沒地並不遠,從泗水一路南下,快達秣陵(南京)一帶就是。
此時江面上已經有不少人在江邊巡視,卻無一人敢乘舟渡江。
王琢放眼望去,這些人以巡邏的秦兵居多,混雜著一些佩戴刀劍弓弩的遊俠,以及巫師方士之流。
看來都對護國大法師這個位置相當垂涎。
這時候許多勇武的俠客,仗刀劍之利殺過蟒蛇,或是自我吹噓,或被江湖誇大,變成了屠蛟殺龍。
像再過幾百年後,就有一個名叫周處的,下江屠蛟的美名流傳後世,實則不過是殺了一條游水的蚺蟒罷了。
若真遇上了蛟龍,不說別的,單是蛟龍興風作浪的能力,就把周處給淹死了。
因為這類不靠譜的傳聞,讓這些肉體凡胎的遊俠也來湊熱鬧,渴望得到一個屠龍勇士的美名。
殊不知黃龍真現身了,這裡的人恐怕都難活命。
馬靈兒問道:“老師,你能看到龍在哪嗎?”
王琢道:“龍是得天地興衰之氣而生的靈獸,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行雲布雨,小則隱介藏形,升則翱遊於九天之上,隱則潛伏于歸墟之中。若它不肯現身,我也看不見它。”
馬靈兒一臉憧憬:“聽說龍集合了九種靈獸之美,真想親眼看一看啊。”
王琢笑道:“你一定會見到的。聽聞此龍斃黑龍於江岸,不知道黑龍的屍體在哪裡?若是能看到黑龍,說不定可以查到黃龍的線索。”
聽到王琢的話,旁邊經過的一個秦卒道:“要看黑龍,可沿此岸一路往上游走,七八里路後,持招賢榜拜見況中堂將軍即可。”
王琢抱拳道:“多謝壯士相告。”
二人按士卒的指點,一路往上,終於見到一個據江而建的軍營。
軍營守衛森嚴,來往士卒持矛負弩,令行禁止,腳步整齊劃一,顯然是訓練極為有素。
王琢取出招賢榜,求見況中堂將軍,守衛見榜,再看二人不過年紀不大的男女,沒什麼威脅,便放行過了。
王琢來到主營,見到了其中的況中堂將軍,他正捧著一卷竹簡研讀。
見有人進來,抬頭示意二人旁坐。
此人不愧是況天佑前世,長相一般無二,一身正氣。
王琢說明來意,況中堂笑道:“既然是覡,對法術必然多有涉獵。況某見聞淺薄,一直對法術頗為好奇,不知大覡可否顯露手段,叫況某也開開眼界?”
王琢知道他是想驗驗自己的成色,以免有濫竽充數之輩。
於是伸手虛握,一顆湛藍色的刺眼雷球匯聚在了掌心,劈啪作響。
況中堂目光一凝,連忙起身,道:“大覡,請隨我來。”
三人往離江的方向騎馬一路奔走,一直走了數里,就又見到一營。
走入營中,卻無幾個帳篷,倒是一條寬大的地道直通地底。
況中堂道:“黑龍大半截屍體埋於土中,為了儲存屍體不腐,我乾脆挖開地洞,將黑龍存於地下。”
王琢點頭道:“將軍考慮妥當。”
進入地道後,來到一處偌大的地洞,一條約莫近百丈長的黑龍屍首臥於其中。
周圍數根承重撐起洞頂,又有數條通道通向地面其它位置,往來通風,真是好大的工程。
王琢繞著龍屍轉了一圈,但看這條黑龍頭生獨角,胸腹四足已齊,當是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