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家拿到午飯的劉不易匆匆趕回家,回到家後,他發現了床上老人已經不見了,屋裡屋外晃悠一圈的劉不易沒有找到老人,本來懸著的心到是放了下來,想來老人已經醒來,現在估計已經離開了。
在家裡吃著饅頭的劉不易,儘管一頓午飯就是白麵饅頭沾鹹菜,但是依然吃的猶如山珍海味,少年郎並未嘗過大富大貴的飲食,不過每年李家在過年那一天,會給家裡的傭人加餐,這一頓是劉不易一年之中最奢侈的一頓,有烤鴨、有雞腿、有烤乳豬,夠劉不易靠這一頓,懷念一年了。
在吃飯期間,劉不易也在思考下午的事情,除了要給村東邊的老太太王婆砍柴,他還要給村西邊的馬伕石進送包裹,每送一次包裹,他能得到兩個銅板,這一天下來,能妥妥收入六個銅板。
不過馬伕石進的活並不是每天都有,每個月的初三,初十,十六,二十四,馬伕石進才會從城裡來一趟,帶回一些清水村外面人的信,包裹等。
而馬伕石進,並不是只管清水村一家,所以每次在清水村逗留的時間並不長,最開始,這個活並不是劉不易來做的,清水村別看不大,但是幾百戶人加在一起,也有接近一兩千人,村裡的小孩大把,擱誰都輪不到劉不易的頭上。
要不是劉不易花了十多個銅板,賄賂了一下和馬伕交好的鐵匠楊天震,他還真就沒有機會。
好在一瓶葫蘆釀,不過兩個銅板,劉不易花了八瓶葫蘆釀換來了這一份特別穩定的收入。
很快,吃完午飯的劉不易,算了算時間,關上門的他,去往王婆那裡。
劉不易的家門是那種很陳舊的木門,嘎吱作響的木門,搖搖欲墜,不過劉不易每次出門,都會把門帶上,最後再上一把小鎖,而他並沒有注意到木門的左邊門上,刻著一道淺淺的痕跡。
這道痕跡是新的,混在門上斑駁的歲月痕跡下並不注目,但是也並不隱晦。
等劉不易替王婆砍完柴,已經到了下午三點左右,累的不輕的他,只是短暫休息了一下,便是趕到村西邊村口,在那裡馬伕石進已經在等他了。
在離開王婆家的時候,王婆本想賴賬,但是劉不易精著呢,他雖然沒有要王婆的銅板,不過倒是讓王婆給了他一些馬鈴薯,因為家裡菜園裡有一塊空地,已經荒了好一陣了,今夜倒是可以將這些馬鈴薯種下。
石進是一個精壯的中年漢子,留著三七分發型的他,面板黝黑油亮,孔武有力,看起來特別有力量。
操著粗口的石進,隔著老遠就罵罵咧咧的道:“不易崽子,你今天倒是晚了不少呢,耽擱了本大爺的生意,我可要扣工錢哈!”
劉不易陪著笑,顯然也是知道自己理虧,“石大哥,今兒的貨多呢?”
石進顯然嘴上罵罵咧咧,但是卻是一個粗獷的漢子,他隨手甩給劉不易幾個包裹和幾十封書信,然後一一給劉不易叮囑這些東西都是哪裡的。
劉不易點了點頭,在確定無誤之後說道:“石大哥,今兒貨到是少了很多呢!”
“那可不,算是便宜你這小子了!”石進說完,掏出兩個銅板,然後放在劉不易的手中道,“記得按時將這些東西送到,不然客戶要是投訴我晚了時間,你就要滾蛋了哈!”
“那是自然!石大哥,咱們合作了這麼些年,你還信不過我呢!”劉不易點著頭道。
“好了,我該走了,對了,記得給楊天震那傢伙說,我過些日子要去找他喝酒,讓他準備好東西迎接我哈!”石進說完,駕著拉著貨物的牛車離開清水村。
“好咧,到時候我一定讓楊大哥買好酒,等你來咧!”劉不易在後面歡喜道。
石進擺了擺手,洋洋灑灑,夕陽下的身影拉的很長,也很自由。
劉不易分門別類的將所有信件和包裹整理好,輕車熟路的挨家挨戶將包裹和信件送上,這些年,清水村的石板路上,這道身影來去匆匆,從曾經的小小樣子,到如今已經長大不少的個子,那路邊的野草,見證了少年一路走來的風霜雨雪。
回到家的劉不易,看著家門口一本有些泛黃的書籍,嘴角有些笑意。
時間已經到了傍晚,天色漸暗,那本書藏在門縫下,一半在裡面,一半在外面,翹著角,顯然被翻閱次數不少,劉不易從門縫裡將書籍抽出來,然後頗為寶貝的捧在自己懷裡,開了門,推開門進屋的他,點了燈,然後將書本放在桌子上,熟稔的關門,從米缸舀米,從水缸打水,炊煙裊裊,這處破舊的房子內,暖意濃濃。
待劉不易吃完飯,外面已經群星密佈,劉不易休息了一下,他推開門來到院子裡一處空地,趁著夜色,天氣有些涼意,他拿出鋤頭和馬鈴薯,在一個時辰後,將馬鈴薯種下,還撒上了水,翻新的泥土微微隆起,孕育著下半年劉不易就能有不少馬鈴薯了,到時候他的伙食也可以豐富一點。
隔壁不遠處,辣椒已經開始開花,看著滿枝頭錯落有致的小白花,劉不易很滿意的伸了伸腰桿,扛著鋤頭回屋洗漱。
夜色濃重,小屋油燈熹微,桌前劉不易翻開那本書籍,上面有很多標註,包括拼音和註釋,密密麻麻的,讓人有些恐慌,不過劉不易卻是耐下心,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讀,去拼寫,去理解。
從爺爺過世後不久,他已經開始讀書識字,村裡的書堂他是讀不起的,也沒時間去讀,養家餬口,本來是成年人要做的,他卻已經開始,好在他有一個很好的朋友,至少在他看來,是朋友。
李家四小姐李南陽,是李家的掌上明珠,她也是劉不易很好的朋友,劉不易之所以能讀書識字,還要多虧她幫忙。
從最開始的拼音字母,到後面的拼讀註釋,一個字,一個字,一直到劉不易能夠獨立學習,李南陽是出了不少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