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刀劈砍下來,這烏桓兵反應也是極快,連忙偏了下腦袋,想要閃避開來。
腦袋避開了劈落的戰刀,肩膀卻是陡然一疼,對面漢軍虎賁衛劈出的戰刀硬生生的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肩膀上的疼痛,讓那烏桓人嘴一列,倒抽了一口涼氣,他還沒來及提起兵刃反擊,一刀劈中他的虎賁衛已經手腕一翻,將戰刀削向了他的脖子。
鋒利的刀刃從他脖子側面切了過去,剛要提起兵刃的烏桓並頸子處立時像是噴泉一般飈射出了鮮血。
頸子裡噴湧著鮮血,那烏桓兵圓睜著雙眼,一臉不敢相信的凝望著抹了他脖子的虎賁衛,身體在馬背上遲滯了一兩秒鐘,才翻身跌落到馬蹄紛亂的地面上。
一刀抹了個烏桓兵的脖子,那虎賁衛兵士並沒有止住手中的動作,收回戰刀的同時,又將刀捅進了另一個烏桓兵的心窩。
前面迎戰的烏桓兵成片成片掉落馬背,後面的烏桓兵終於在強大的壓力下,四散著奔逃出去。
戰場上,一旦有人先撒開丫子逃走,其餘的人立刻就會緊隨其後跟風。
第一批烏桓兵朝著四面散去,很快第二批、第三批逃兵就在戰場上出現。
起初逃走的還是與趙雲率領的虎賁衛廝殺的烏桓兵,到了後來,就連蹋頓麾下的那些烏桓兵,也是有人紛紛向四下逃散。
眼看著逃走的烏桓兵越來越多,面臨著腹背受敵的蹋頓,心知這場戰鬥根本沒有勝利的指望,連忙朝戰場上的烏桓將士們喊道:“暫且撤離!”
他的這個命令,對烏桓人來說,無疑是一道特赦的指令,與羽林、虎賁二衛廝殺的烏桓人,立刻便退散了開來。
其中大部分烏桓人,緊緊跟在蹋頓的身後,蜂擁著退向遼東邊界,而少部分被殺慌了的烏桓人,則是策馬往四散奔走,只巴望著能夠離漢軍越遠越好!
烏桓人被殺散,趙雲和高順各自引領著虎賁、羽林二衛朝著對方湧去。
待到兩衛兵馬聚攏於一處,趙雲和高順都勒住了韁繩,凝望向領軍潰逃的蹋頓。
望著蹋頓逃離的方向,倆人都沒有吭聲。
這場戰鬥,漢軍取得了完全的勝利,烏桓人則是被殺寒了膽氣。
奉劉辯之命來到遼東,虎賁、羽林二衛兵馬承擔的職責,原本是自背後偷襲烏桓大軍。
可讓趙雲和高順都沒想到的是,烏桓人向襄平城發起進攻的時候,樓班、難樓和蘇僕延,竟會率領本部兵馬,突然向蹋頓發難。
“這蹋頓,著實也太不吃打了些!”凝望著蹋頓遠去的背影,趙雲撇了撇嘴,對高順說道:“某原本以為烏桓人多麼了不得,經過這場廝殺,由此看來也不過了了!”
“蹋頓連續兩戰失利,必定領軍折返烏桓!”同樣凝視著蹋頓離去的方向,高順卻並沒有趙雲那般坦然,他對趙雲說道:“陛下要你我二人領軍前來遼東,為的可不僅僅只是將蹋頓驅趕出遼東,更根本的目的,是要我等誅殺蹋頓,在烏桓扶持起一個忠於大漢的單于。”
“單于?”趙雲咧嘴一笑,有些輕蔑的搖了搖頭,對高順說道:“當年陛下倒是在匈奴也扶持了一個單于,匈奴還不是同樣作亂?異族人心,必定同我大漢子民不同。大漢子民再如何鬧騰,這天下都是漢人的!可異族發兵中原,要的便是亡我大漢!亡我漢人!陛下終究有一天,會將他們的大單于給捻死在手心!”
高順並沒有反駁趙雲所說的這些,自從跟隨了劉辯,他對劉辯也是有著不少的瞭解。
身為大漢皇帝,劉辯考慮最多的,是為大漢的子民謀求多少利益。
至於異族,在劉辯的眼中,從來沒被真的當成過子民!
烏桓人敢於作亂,趁著遼東不穩,發起大軍進入遼東,意欲趁著漢軍力量薄弱,將遼東併入烏桓版圖。
他們有了這樣的舉動,對江山和社稷十分看重的劉辯,定然不會容留他們發展壯大,待到多年之後,再由日後的烏桓單于向大漢發起新的進攻!
長久穩固的唯一法子,便是徹底消滅異族,讓他們從此銷聲匿跡。
凝望著漸漸遠去的烏桓潰兵,高順沒再吭聲。
烏桓人走得是越來越遠,漸漸只能看到他們遠去的背影,趙雲扭頭朝身後跟著的一名親兵說道:“傳令下去,將戰場上的屍體掩埋之後,我等即刻向襄平城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