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魂畫中的鬼寺若隱若現的,彷彿帶著一股吸力,讓坐在紙鶴上的東瀛幽魂顫顫發抖,李少陽聽他說的是華國古語,面貌與神情更不像作偽,便問道:“你真的是六道晴明?”
自稱六道晴明的幽魂便開始敘說,在千年前平安時代的東瀛,像是遣唐使這樣的職務都是由貴族世家的子弟擔任的,而且都比較年輕,類似於現在的國派留學生。當時的大唐帝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擁有領先全世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而平安時代的東瀛還處於落後的時代中,於是有識的天皇開始派遣留學生入唐,學唐的文化再帶回來,這樣的遣唐使,前後共派遣了四批,每次都有數百人,除了官方的派遣,還有些私人的行動,當時來往大唐與東瀛是要冒風險的。
六道晴明屬於貴族世家,當時的平安時代,所謂的貴族其實也就是些奴隸主而已,六道晴明因為家族在京都附近有大片的土地,所以從暴發戶變成了貴族,一向被人看不起,六道家族當時要建立神社,便派晴明前去大唐修習陰陽術。
六道晴明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大唐長安,一開始他離開故土感覺十分難過,但很快就被繁華的長安所吸引,當時的大唐皇帝玄宗對東瀛的遣唐使很照顧,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大量的賞賜。像是六道晴明這樣的年輕人,一個月光是收到的賞賜都可以過得很滋潤。
於是六道晴明放開了思鄉之心,每日在長安各處寺廟道觀裡遊玩,有時還會騎馬出去踏青,那日子過得可真是舒服。
他倒也沒有忘記家族的囑咐,便在長安郊外萬年縣的紅葉道觀裡拜了一位道師,學習陰陽術。一開始倒也認真,但很快六道晴明在在紅葉道觀裡認識了一位朋友,自稱是終南隱士的人。
這位終南隱士似乎十分有錢,每日都請六道晴明到華貴的長安酒肆裡遊玩,有時候甚至還會帶他偷偷進入宮中,遠遠的觀看貴妃與玄宗排演的霓裳舞。
六道晴明跟這位終南隱士感情越來越好,簡直成了生死之交。就這樣,六道晴明賴在長安不願回去了,期間雖有兩次被迫回國覆命,但沒過幾天,就忍不住冒死僱船返回唐國。再去過那繁華如夢的好生活就這樣一直到了天寶十四年!
李少陽聽到這裡忍不住啊了一聲,天寶十四年他實在是太熟悉了,所有學過歷史的同學也都該記得,這一年正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開始的年代。
果然,六道晴明詳細的說起了安史之亂的故事,從一開始長安的謠言到遣唐使們得到的暗號,安祿山反叛前,大唐長安的官府最少有機會提前三個月得到訊息,因為安祿山在準備進攻長安的時候,曾經召集了西域和高麗的僱傭軍,還曾暗中威脅各國的遣唐使。當時各國遣唐使與僱傭軍卻都是站在唐國一邊的,所以關於安祿山反叛的訊息和證據,在天寶十三年末,就傳到了長安那裡。
可惜這時候掌權是楊國忠,安祿山派人送給楊國忠數份重禮,楊相竟然瞞著這些情報不送,於是那位唐玄宗和楊貴妃繼續過著安穩的日子,一直到安祿山一路打到了長安
六道晴明的幽魂說到這裡嘎然而止,開始連連嘆氣。
李少陽正聽得津津有味,催促道:“繼續說啊,你見過楊貴妃麼?她長得什麼樣啊?”
六道晴明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仙長莫要如此,當時胡人的大軍就要打過來,我聽說長安難保,便琢磨著不能待了,便花錢僱了一艘運河糧船,準備沿京杭運河先去餘杭,再找船出東海回國。”
李少陽微微點頭,當時的餘杭也就是今日的杭州,也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重要關口,長安的糧食漕運都是由這條路線來的,這也是東瀛遣唐使熟悉的路線。
六道晴明繼續說著:“只是未走之前,我那位好友終南隱士忽然來了,我便問他要不要跟我去東瀛,他卻跟我說,宮中有一位貴人幾日後會有一場劫難,他需要我的幫忙才能幫助那位貴人逃難,希望我能留在長安。”
六道晴明說到這裡微微低下了頭,李少陽心中一動:“哦,你當時一心想要逃走,所以拒絕了是不是?”
六道晴明有些羞慚:“不錯,我嚇得要死,只求趕快逃走,我那好友卻是翻了臉,隨手招出兩隻牛角怪物,將我抓起來,一直關在紅葉寺裡。”
李少陽不禁咦了一聲,這個終南隱士竟然可以召喚地府牛頭出來,難道是地府的高階神族?
六道晴明語氣卻悽慘起來,他被關在了紅葉寺後,長安很快陷落,那位終南隱士便帶著他跟隨皇帝的大軍開始逃亡,這一路可真是吃了不少苦,一直到了馬槐坡時,大軍忽然亂了。
六道晴明已記不清當時的詳細情景,只知道很多人被殺了,那位楊國忠相國他是認識的,當時楊國忠還設了大帳,在帳中處理事情,他隨身攜帶的寶物一共三百口箱子,需要兩千名士兵運送,其中有一百口箱子卻是楊氏三姐妹的脂粉等化妝品。
大軍叛變時,有幾個吐蕃的使者正聚集在楊國忠的帳外,向他抗議沒有飯吃。楊國忠出來跟吐蕃使者解釋,後邊的軍隊便大喊楊國忠和胡人勾結,一擁而上,將他和吐蕃使者全部砍翻了,當時就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