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等老蔣回來,然後面授機宜。
統帥部是在考慮武漢會戰了?
時不我待啊!
日寇在積蓄力量。很快就會發起新的進攻。
算算時間,距離武漢會戰,好像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會戰,雙方總共投入上百萬兵力,可謂空前大戰啊!
“好。”
於是稍等。
十幾分鍾以後,薛嶽來了。
輕車簡從。只帶了兩個作戰參謀。都是神情嚴肅。
同行的,還有七十四軍軍長俞濟時。估計也是去重慶面授機宜的。大戰的氣息撲面而來。
“張專員。”
“薛長官。”
“俞軍長!”
三人簡單的打招呼。
在金陵會戰中,張庸和俞濟時見過面。
但是和薛嶽就一直錯開。直到今天,兩人才算是第一次見面。
沒有寒暄。
薛、俞的心情都比較沉重。
估計是對即將開始的武漢會戰不太樂觀?
淞滬戰場、金陵戰場,國軍精銳,損失慘重。現在還沒有回覆元氣。
作為頭等主力的74軍,原來使用的是德械。官兵也習慣用德式裝備。
可是,現在,德國人的軍事貿易停止了,武器彈藥供應不上。估計要換裝。要換成蘇式裝備。
這不是簡簡單單的換一把槍。
涉及到多種武器的配套。所有官兵都要重新訓練。
青黃不接之際,戰鬥力很受影響。
事實上的確如此。
史實上的武漢會戰,國軍人數雖多。但是普遍戰鬥力很差。比淞滬會戰差很遠。
需要等到一年後,上高會戰,逐漸熟悉蘇械,戰鬥力才逐漸恢復。
然後問題又來了。兩年以後,又開始換美械。官兵又要熟悉新武器。非常折騰人的。
沒有自己的制式武器,無法自給自足,就是這樣。
“請。”
“請。”
駕機起飛。
直飛重慶。
【未完待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