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孟輯?”
“在!”
“中山碼頭的炮彈搬運過來沒有?”
“運過來了一部分。”
“那就繼續打!一直打到供應不上為止!”
“明白!”
“好!”
張庸掛掉電話。
既然日寇不撤,那就用炮火幹掉它們。
什麼?
轉移陣地?
不需要。沒有威脅。
為什麼選擇鹽倉橋作為炮十團陣地?
就是他反覆研判空指部地圖,確認這裡是安全的。日寇的炮火威脅不到。
除非是白天,日寇航空兵出動。使用飛機轟炸。
但是,現在是晚上……
所以,今晚是安全的。
忽然忘記一件事。
“來人!”
“到!”
“接高炮團電話。”
“是。”
“雷興虎嗎?我是張庸!”
“專員……”
“安排你們高炮團的汽車,還有人員,去中山碼頭幫炮十團拉炮彈!保證供應!”
“明白!”
“去吧!”
張庸掛掉電話。
高炮團是有汽車的。這是必須的載具。
那些150毫米炮彈,都是死沉死沉的。一枚好像就有40多公斤。
如果是人挑肩扛的話,根本就無法長距離搬運。
所謂的機械化,最根本就是汽車化。
汽車必須多。
包括運兵多、彈藥車、牽引車。
縱觀整個二戰戰場,真正能夠做到機械化的,只有美帝一家。
美帝大兵隨便出個門,走個三四公里,都是要坐車的。什麼兩條腿,什麼急行軍,沒有這樣的概念。
汽車……
系統能提供汽車嗎?
話說,此時此刻,提供二三十輛卡車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