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很殘酷。
戰爭很疲憊。
偉人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為什麼苦要排在第一?因為它是長期的,是無法緩解的。
不是痛苦。是艱苦。
光榮在於平淡,艱鉅在於漫長。
自從盧溝橋事變以後,到今天,才半個月的時間。
然而,張庸感覺,好像已經過去了好多年。時間特別的漫長。一天比一年還長。
沒有熱水洗澡。
沒有熱飯。沒有湯。沒有可樂。
什麼都沒有。
吃不好,睡不好。精神很緊張。
只有硬邦邦的乾糧。愛吃不吃。
當然,你也可以縱兵搶掠,去找老百姓要吃的。不給就搶。
可是,這樣一來,就有可能給他們帶來災禍。日寇得知他們資助國軍,一定會將他們殺害的。
同時,被搶掠的老百姓,肯定非常氣憤,然後去報告日寇。
不要將一般老百姓的覺悟想的太高。
民智未開,窮苦的老百姓根本沒有什麼民族意識。更不要說什麼民族自豪感。
說的尖酸刻薄一點,他們根本沒有覺悟。
哪怕對方是日寇,只要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就可以出賣國軍。
只是我們的歷史書不敢提罷了。
在敵後戰鬥,就是如此的艱難。
所以,在沒有群眾基礎的地區,開展敵後鬥爭是不可能的。
國軍難道不想開展敵後鬥爭嗎?不是不想。是做不到。因為沒有老百姓暗中的自願的擁護。
湯恩伯後來搞的天怒人怨,也是因為縱兵搶掠的緣故。
可是,他能怎麼辦呢?
不搶,軍隊就要潰散。
所以,從根子上,就註定了是無法持久的。
吃飯還好。勉強還能找到吃的。不能洗澡。不能換衣服。才是最最要命的。
每個人的身上都髒兮兮的。各種面板病。
以前,覺得亮劍已經很寫實,裡面的人衣服都是髒兮兮的。
現在才發現,亮劍也有誇張的成分。那邊是八路。是晉綏軍。而不是數量更多的其他國軍。
平時還好。一旦進入戰鬥狀態,所有人都跟叫花子差不多。
包括張庸自己,也是鬍子巴扎,渾身都散發著臭味。那是雨水和汗水交替滲透熬出來的。
如果這個時候,他的那些女人看到他,只怕都會退避三舍。
可能還沒靠近,就被燻暈過去了。
就一個慘字……
有辦法解決嗎?
有。找一個宿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