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興道。”
“原來是段老闆。”
“你到底有什麼事,麻煩直說。”
“其實也沒什麼事。就是希望貴方可以幫忙做其他士兵的思想工作,提振士氣,增強戰鬥力。就像當年的北伐鐵軍一樣。”
“你的要求,已經超出我的許可權。”
“當然。我知道。你可以請示上級組織。轉達我的意思。”
“你是督察專員,位高權重,你自己去找我們更高的組織豈不是更好?我沒有電臺……”
“我不知道你們在成都的最高階組織。相信你也不會告訴我。”
“事實上,我也不知道。”
“所以,我只能找你了。”
“找我也沒用。”
“那行。就當我是來吃麻辣燙了。”
“……”
段興道沉默。
張庸打了一個飽嗝。
好飽。
主要是自己餓了。
坦白說,這個段老闆的手藝很一般。
本來是拿槍的手,現在拿鍋碗瓢盆,浪費了。他的作用應該是在戰場啊!
“提個建議。”
“什麼?”
“你不拿槍可惜了。不如帶著你的隊伍,加入230師。”
“做夢!”
“難道你們不想在將來,將230師變成自己的隊伍嗎?”
“什麼?”
“現在國共合作,不過權宜之計。一旦這邊緩過氣來,肯定是要翻臉的。在趕跑了日寇以後,就是兩黨決戰的時刻。”
“決戰?”
“好了。我要說的都說了。走了。”
張庸起身。
轉身離開。
他花了三天的時間,深入瞭解230師的情況。
最後得出的結論。只有紅黨才能拯救230師。
哪怕是調集再多的黃埔生,都難。
他們缺的不是軍事素養。而是士氣。是精氣神。
或許,這也是所有川軍的現狀。
坦白說,川軍在抗戰中的綜合表現,可謂一言難盡。
雖然有王銘章死守騰縣,壯烈殉國。還有其他很多人為國捐軀。可是,仗確實打的一般。
除了武器裝備的因素之外,人的精氣神確實欠缺。
如果都有紅軍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