伱倒是說哪裡不太平啊!
一個個都在打啞謎。好像要天塌下來似的。
算了。還是繼續開飛機吧!
外面的世界,隨便怎麼變。
然而,短時間想要上天是不可能的。
雖然雙翼機相對安全。但是,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上去的。
必須在地面上反覆的模擬,做到爛熟於心,才可以真的上天。即使他是張庸,也不可能放鬆太多。
畢竟,在地面上,出事還有自救的可能。到了天上,完全靠自己。
高遠航和陳善本當然不希望張庸出事。
一天……
兩天……
委座和夫人沒有回來。
三天……
四天……
依然沒有回來。
張庸倒是開始嘗試第一次升空。
基礎練習做的不錯。於是,陳善本開始指導張庸練習起飛。
首先學會起飛和降落。
起飛以後,就在金陵的上空盤旋。然後降落。
“聽我口令。”
“加油。”
陳善本大聲下令。
張庸於是將油門加到最大。推背感襲來。
雖然是雙翼機,起飛的速度,也有那麼一百公里左右。有非常清晰的推背感。
但是不存在什麼過載的說法。因為是雙翼機。加速度最多兩三個G。甚至可能還沒有。一般人都能承受。無需太專業的訓練。
這也是二戰時期,培訓飛行員速度比較快,成本也比較低的基本原因。
飛行員的裝備,基本就是一件飛行夾克。
主要功能就是保暖。
到噴氣式飛機時代,就完全不同了。
動不動就是幾個G的過載。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
需要專業的輔助裝置。飛行服必須是特製的。不能單純是保暖那麼簡單。
螺旋槳飛機,速度也沒那麼快,也不可能做出非常劇烈的動作。否則,會當場解體的。翻滾什麼的,已經是極限。
哪像後世的戰鬥機,動不動就是普加喬夫眼鏡蛇動作。分分鐘要人命。
在這個年代,就一個單純的俯衝轟炸,能掌握其中精髓,能做到50%以上的命中率,就已經是精英飛行員。
如果能掌握大回旋,剪刀飛行,能夠咬住敵人戰鬥機的尾巴開火,就是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