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日寇有。也只有日寇才有這樣的動機。
“能確定在什麼範圍嗎?”
“不能。”
“謝謝!”
“不是我工作能力不行。是它第一次開機。我也是第一次捕捉到它的訊號。”
“明白。”
“但是,我估計它也不會第二次開機了。除非正式投入使用。”
“明白。”
張庸拿出小本本,將此事記錄下來。
娜塔莎對此很滿意。覺得張庸很重視。你不懂沒關係。但是必須重視。
隱約間,她又感覺張庸似乎懂得一點點。
至少,他的兩個問題,都抓了關鍵之處。
一個是電臺的體積。
一個是電臺的天線。
“等等。我還有個問題。”
“伱說。”
“它是用電池還是用外接電源。”
“必須是外接電源。沒有任何電池能夠支撐起那麼大的功率。”
“如此說來……”
張庸欲言又止。
娜塔莎就更加滿意了。
張庸又抓住了第三個關鍵之處。
那就是供電。
長波電臺,不可能使用電池。
必須外接穩定的市電。而且,需要消耗的電力是非常大的。
“我走了!”
“你去吧!”
張庸告辭下來。
第三個問題,幾乎圈定了答案。
就是這個長波電臺,不可能在貧民區。只能是在富人區。
或者是某個工廠。
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有穩定的市電。
1936年的供電,是非常可憐的。哪怕是杭城市區,也不可能全部供電的。
只能重點保障一些特殊的區域。
如富人區。
如大工廠。
剩下的普通老百姓,沒有人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