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後,死亡之舟離開十萬公里的神禁,進入千手人族生存的天地。
而在死亡之舟離開的一瞬,那神禁立刻生成一層微弱的波動。
見此,張揚就嘆息一聲,他這樣的行為,等於是已經放棄了青冥仙劍。
因為死亡之舟也不是萬能的。
在這第四序列,每穿梭一次,就要疊加一道死亡烙印,並且船艙中載著的小世界的生靈獻祭比例提升1%。
如果這樣也就罷了,真正的關鍵在於死亡之舟的搜尋鎖定精度不是很高。
就如之前,張揚命令死亡之舟穿梭到青冥界廢墟附近,但這個附近可是水分不小,錯非張揚本身還有星河烙印可以讓神禁失效,又能透過板磚建村令感應青冥仙劍的位置,那麼累死他也看不到青冥仙劍。
如果說這樣的定位穿梭的精度還算感人的話,那麼死亡之舟的另外一種行進模式就更加感人了。
這種行進模式又叫主動駕駛模式,以很慢的速度前進,整個過程不會產生消耗,也不會疊加死亡烙印,更不必擔心小世界的死亡獻祭,著實綠色健康環保。
可就一點,如果不再最初的地點設定死亡之錨,或者能夠記住原來的路線的話,那麼能夠再次回到原點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
更何況,這次離開神禁時造成的微弱波動,足夠驚動千手人族文明的那個天神長疾,就算對方調查不出什麼,可是再做些佈置卻是可以的,甚至若那個天神長疾更警醒一些,在接下來的幾百年時間裡都守在青冥仙劍旁邊怎麼辦?
真以為有了死亡之舟,任意穿梭就可以為所欲為啊。
張揚是不可能再去犯主體曾經犯下的錯誤的,就算主體當年留下很多佈置,他也不會去盲從。
接下來,他操控著死亡之舟以更謹慎,更隱蔽的方式在千手人的地盤裡又飄了二十年,差不多十萬公里。
在這期間,張揚和天道小娘密集的蒐集關於這方天地,還有有關於千手人的一切情報資訊,並進行匯總分析,然後制定各種各樣的行動預案,反正,他是不可能腦子一熱就跳下去的。
這個時候,參悟六御神印架構的學霸弟子們也陸續結束參悟,這一回他們自然沒有遭到詛咒,並且大有收穫。
六御神劍訣,和六御神劍印都已經初具雛形。
張揚在親自察看後便讓眾弟子繼續參悟完善,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就算有了基礎,仍然需要數百甚至數千年才能完善。
可張揚一點都不著急,數千年算什麼,咱可是有著百萬年壽元的。
隨後,他又繼續觀察了二十年,這才在天道小娘的幫助下,挑選了一個最合適的機會,切入千手人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