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張紅漆面方桌嚴絲合縫地拼到一起,鋪上墨綠色桌布,用木尺一趕,便平如湖面。
十二張高背椅排成兩列,間距是分毫不差的15厘米。長桌盡頭,一把規格不同的椅子挺立如崖。
這把椅子前方桌面的中心線上,立著一枚黃銅名牌,牌子上紅色楷體的“石同河”三字睥睨會場。
以這塊牌子為中軸線,各參會人員名牌拱衛兩翼,並按照行政級別一水排下去。
中國座次,左手為尊。石同河左手邊,是省文協副會長孔懷芳。
孔懷芳不以見長,但對於國學文化頗有建樹,多年來從養生到智慧,各類雜談文集著作等身。
孔的對面,是鍾俊民教授的位置。鍾教授作為南大文學院的副院長,行政級別並不低。
孔的下手位,是知名學者、文化名人、文學評論家、書法協會會長、王子虛的本家——王忠興。
此公在數天前,還撰文一則,批評《石中火》筆法青澀稚嫩,寫壞了一個題材,讓王子虛噁心了很久。
7只收音話筒被放到桌子正中央,金屬支架交錯著路燈般分向左右,在綠色桌布上投下張牙舞爪的影子。
每個座位上正中央都放著黑色皮質筆記本和0.5mm水性筆,右手位還放著青瓷茶杯,杯底均淺淺鋪著一層鐵觀音,等待著開水寵幸。
一道電機聲貫穿室內,中央空調風窗的紅色飄帶揚起,便宣告著《石中火》研討會前最後的會務準備工作完成。
段小桑和跟在兩位編輯身後進了門,偷感十足地用胸前攝像頭,對著桌上名牌掃攝一通,耳機裡傳來安幼南的聲音:
“王子虛的座位呢?怎麼沒見他小牌牌?”
段小桑小聲道:“作者本人按照規矩……應該是列席吧。”
前面的田振磊聽到她這句話,卻以為是在問話,回頭答道:
“以前的研討會,作家本人都不在場的,要麼在家裡等訊息,要麼在外面蹲著抽菸。以前的研討會是真批評,現在搞成一團和氣的,沒以前那麼犀利了。”
紀少飛小聲道:“今天的研討會,會不會找回以前的風采啊?”
田振磊還沒回答,身後轟然一響,回頭一看,卻見石同河推開大門,快步走了進來。
石同河的形象,和之前全然不同。
他原本花白的頭髮染成了漆黑,還塗過髮蠟,髮絲間形成梳齒般整齊縱向紋路。
身上一襲黑色名貴西裝,藍色條紋領帶,襯衫最上方一顆紐扣老老實實扣緊。與其說他這次是來參加研討會的,更像是來打官司的。
他身後跟著省文協副會長孔懷芳和知名學者王忠興,三人成眾,步伐鏗鏘,經過時捲起一陣風。
安幼南在直播畫面中看到這一幕,有感而發,輕輕吟誦道:
“兩山排闥送青來……下一句是什麼?”
段小桑很是無語了一陣。
對於安小姐的文學才華,她向來不抱有期待。這句詩用在這裡,有種關公戰秦瓊的荒誕感。但那三位龐然從眼前經過,又覺得莫名貼切。
“……上一句是一水護田將綠繞。”
“石會長。”
“石老師。”
田振磊和紀少飛紛紛主動打招呼,段小桑反應過來,也連忙點頭致意。
石同河回頭報以微笑,但腳下步伐不停,嘴上和孔、王二人聊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