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能將王氏的糧種徹底阻絕在外,左丘氏派出的檢查人員可以說是使勁了渾身解數,把一些經過偽裝,試圖矇混過關的糧種也全部截了下來。
如此一來,王氏的稻種果然沒能透過正常渠道運抵慶安郡。
王守哲得知訊息之後,一點沒慌,順手就讓人把這訊息宣揚了出去。
順便,他還讓錢學翰給錢氏負責運輸的車隊負責人寫了封信,讓他們在緊靠慶安郡的地方租賃倉庫,就地把稻種屯了起來。
果然,訊息一傳開,慶安郡內的諸多世家就坐不住了。
他們很多人事先都已經跟王氏訂購了稻種,如今稻種進不了慶安郡,他們的錢打了水漂先不說,今年種什麼?
要知道,在種過一輪王氏的高產小麥之後,他們可都已經充分體驗到了高產糧種帶來的好處,那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家族收益。
如今再讓他們去種左丘氏那哪哪都不如王氏的糧種,他們哪裡還願意?
問題總是沒有辦法多。
這世上的事情,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驅動,就算再困難,也總有實現的可能。
就在訊息傳開後不久,就有許多散修嗅到了商機,紛紛從各種渠道想辦法,甚至不惜翻山越嶺,以求繞過左丘氏的關卡,把稻種運進慶安郡。
如今慶安郡內對王氏稻種的需求量極大,他們的稻種一運進去,自然是分分鐘被搶光。這也讓這些散修們結結實實大賺了一筆。
不過,散修們能夾帶進去的稻種終究只是一小部分,絕大部分世家依舊買不到稻種。
不少世家被逼急了,甚至自己偷偷租了車隊,試圖自己帶著車隊去錢氏的倉庫買了糧種運回去,結果自然是被左丘氏的哨卡攔了下來。
幾次三翻下來,那些世家頓時就不幹了。
要知道,慶安郡內左丘氏一家獨大已久,這些年來,慶安郡內除了左丘氏這一個四品世家,甚至連一個五品紫府世家都沒有。
不是那些六品世家運氣不好,家族裡這麼多來連一個天驕都培養不出來,而是就算運氣好出了天驕,也根本培養不起。
一個天驕,想要成長為紫府境,消耗的資源堪稱海量。
慶安郡內的絕大部分資源都被左丘氏佔據了,他們一家就養了六個紫府境,底下的六品世家能擁有的資源自然也就變得極其有限,根本培養不起紫府境。
這麼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六品世家被逼無奈,只能把自家的天驕子嗣送去學宮。到如今,紫府境的學宮上人倒是出了那麼兩個,奈何世家品階依舊提不上去。
可以說,慶安郡內這些六品世家不滿左丘氏已經很久了。
以前那是不敢跟左丘氏硬槓,如今,眼見得左丘氏犯了眾怒,他們哪裡還能放過機會?
當下,便有六品世家開始在暗中煽風點火,激起諸多世家同仇敵愾的情緒,再加上王氏和錢氏暗中的推波助瀾,很快,慶安郡內對左丘氏的不滿情緒就達到了頂峰。
這一情況,很快就引起了學宮的注意。
那兩個出身慶安郡六品世家的學宮上人,見機會難得,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訊息捅到了國都歸龍城。
這一下子,這件事算是徹底鬧大了。
要不是左丘氏在國都歸龍城也有關係,及時在小朝會上幫忙說了幾句話,給慶安郡這邊爭取了一點時間,說不定左丘氏和烏定海直接就要迎來國都的問責了。
但即便如此,慶安郡郡守烏定海,以及左丘氏的幾位老祖也徹底坐不住了。
如今慶安郡內的氛圍已經十分緊張,如果事態繼續發酵下去,不能馬上解決問題,烏定海的郡守就當到頭了,左丘氏也會受到朝廷的譴責。
大乾國是皇室與地方世家共治的體制,這就意味著地方世家需要承擔一部分守土安邦,維護地方穩定之責。
就如同當初隴左鬧水患之時,諸如王氏等世家都幫著收攏了一匹難民一般,這本就是世家的職責所在。不然,朝廷憑什麼要給地方世家分一成稅?
如果在左丘氏的勢力範圍內,發生大規模的群體事件,這絕對屬於左丘氏的重大失職,輕則發文問責,嚴重的,甚至可能直接剝奪左丘氏的世家權益。
可以說,到了這種情況,左丘氏試圖封鎖王氏糧種的行動已經徹底失敗了。
這再次給予了左丘氏一次響亮的耳光,也令丘氏內部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
他們在四品世家這個位置上,待得太久太久,早已經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