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鈺珠愣怔在那裡,陸元淳怎麼想起來給她送東西來了?
而且還是直接託人交給了她的親信李泉,顯得有些不太尋常。
“你進來!”
李泉得了沈鈺珠的命令,忙提著一隻紫檀木的盒子走了進來。
大周的讀書人大多喜歡用這種木頭盒子裝書,長途跋涉的時候還可以背在後背上。
窮人家的子弟用黃楊木,貴族子弟會用紫檀或者是金絲楠之類的名貴木材。
沈鈺珠看著李泉將這麼個裝書的盒子放在了她的面前,頗有些意外。
她忙開啟了盒子,微微一個愣神。
只見盒子裡放著一摞文稿,紙張都有些泛黃,一看年代老舊得很。
沈鈺珠忙拿起了最上面的一本文稿,突然心頭一跳,居然是陸元淳的外祖父孫閣老親筆作注的前朝大儒的文稿。
之前孫閣老因為捲進了一場朋黨之爭被抄家,砍頭,子女也跟著受了牽連。
十幾年後,如今乾元帝隱隱對過去的那件事情有些後悔。
曾經當眾還讚揚過孫閣老的才情和文筆,說很是喜歡。
如今聖上暮暮垂老,更是想在自己百年後能讓大周的基業傳承下去,自然是注重選拔人才。
今年的科考的題目便是他親自出,故而這一箱子文稿堪稱是萬金也買不來的孤本。
沒想到孫氏居然還儲存著自己父親的文稿,陸元淳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說服了孫氏將這文稿拿出來送給了沈鈺珠。
不,沈鈺珠曉得,這文稿可不是送她的禮物。
她一個內宅婦人也不參加科舉,用這些文稿有什麼用?
陸元淳這是要託她的手,將文稿轉送給她大哥沈知儀的。
只不過她是個未出閣的女孩子,總不能拿著東西直接送到沈家的門上,那可是怎麼說的?
現在託人送到了沈鈺珠這邊,閨閣中女子們之間互贈禮物,那是最尋常不過的。
不得不說,陸元淳這個丫頭考慮問題周詳,是個厲害人物。
沈鈺珠忙站了起來,這文稿得趕緊給大哥送過去。
如今進京趕考的外鄉子弟都集中在京城裡的雲華書院,雲華書院是吏部專門給外鄉學子設的讀書交流的地方。
眼見著馬上要應試了,學子們都積極拜訪主考官和自他的名儒,便是為了混個臉兒熟,到時候在文章上提點一二。
每年的考試都是如此。
鄉下的子弟須得經過京城名師的點撥,才能在應試中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