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話,是衝著陸陽說的。
然後又不等這屋子裡的人回答他,外面院子裡就已經傳來了汽車發動機的聲音。
陸陽老丈母孃邊收拾著碗筷,邊對陸陽歉意道:“你看你這岳父,就知道廠裡忙,廠裡忙,好歹也是你大伯出殯,抽出半天時間來,送送,怎麼了?女婿,你放心,我待會收拾收拾,就去廠裡說說他。”
陸陽沒當真。
搖了搖頭道:“不用了,媽,爸他忙,就讓他忙去吧,有你和明月去留夠了,我先走了媽,那邊可能要開始舉祭了。”
一邊說著,一邊往外面走去。
陸陽老丈母孃搖了搖頭,也沒勉強,她也就這麼隨嘴一說。
把碗筷都收拾好了,放進廚房裡面,洗了手,把手上的水漬擦乾淨,然後轉到堂屋,本想要去敲女兒女婿住的裡屋的房門,可想了下,還是隻輕輕的把房門給推開。
儘量沒有弄出動靜來。
然後就見到屋子裡面,雖然沒有想象中的狼藉,可是空氣裡的味道還是不那麼好聞,女兒也是像只小懶貓一樣睡在床上,髮絲覆面,半點沒有要醒來的意思。
作為過來人,她哪能不清楚,這怕是累壞了。
又搖了搖頭,輕輕把門給重新帶上,回到廚房,從米缸里弄了點小米出來,又切了點瘦肉,準備熬一鍋瘦肉小米粥。
年輕人不知道節制,她這個當娘看在眼裡,即使再心疼,也不好說什麼。
唯有一日三餐,只能儘量把它們弄的更營養一些。
罷了。
中午就再殺只老母雞吧。
想到女兒那略顯蒼白的面孔。
馬秀蘭又提起了幹勁,才弄完小米粥,把鍋放到煤火灶上,用小火熬起來,轉身又拿起了菜刀,出了廚房,來到院子裡面。
接下來的畫面略有些血腥。。。。。。
陸家老宅,出殯現場。
舉祭儀式正進行,主祭人是村裡的一位陸姓的同族叔伯。
似這種儀式,除非是同族內實在是沒有人能夠勝任,才會去考慮請個村子裡面其他德高望重的人來擔任。
祭文的話,則是有一套現成的模板,已經沿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任何人家中有長輩或親屬去世,都只需要活學套用。
添詞減詞,想玩花活,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
只需要把祭文寫好了,然後交到主祭人手裡面就行。
“公元一九八九年某月某日,侄兒陸陽,虔具清酌庶饈之奠,致祭於伯父陸老大人之靈前而哀曰:
伯父去世,年僅五旬。奔波勞碌,終生耕耘。風雨無阻,不避艱辛。勤儉持家,生活平穩。教育吾輩,克己恭人。對待敵友,愛憎分明。維護集體,不講私情。伯父之德,足啟後人。老當益壯,宜壽長奉。無奈不測,急病纏身。一臥不起,迅速辭塵。嗚呼伯父,百喊不聞。肝腸斷絕,血淚沾巾。哀號祭奠,悲痛難陳。黃泉有覺,來饗來嘗。嗚呼哀哉!尚饗!”
除了需要有祭文。
還需要有祭品,通常都是一條魚,一坨五花肉。
儀式完成後,五花肉,則作為酬謝之禮,被主祭之人拿走。
魚則是由祭奠之人,自己拿回去燒了吃。
有個說法,說這種用來祭奠過先人的雞鴨魚肉等貢品,後人吃了,對後人有好處,能得到祭奠先人的保佑。
真不真,暫且不說,反正陸陽很快手裡面就多了一條魚。
他的舉祭儀式已經完成。
接下來,還有他大伯孃孃家那邊,弟弟或侄兒子,也有幾臺祭需要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