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的誅九族,其中的九族,就包含了在這五服之內的近親屬。
你就說親不親吧?
必須的親啊!
陸陽也是沒辦法,雖然著急回家興師問罪,也總不至於,開車撞人家吧?
想了一下。
還是把車停了下來,搖下車窗,伸出腦袋道:“嬸子,你在這是幹什麼?這大清早的,莫非是閒不住了,想去廠裡上工?沒問題,正好廠裡缺人手,我給老嬸子你安排個輕鬆的工作。”
陸陽先不管她三七二十一。
張嘴就給安排工作。
正好,廠裡現在也缺人手,而且還不只是缺一個兩個的,缺的還瞞多。
最近一段時間。
製衣廠不斷擴大規模,招募越來越多的在家踩縫紉機的女工。
那麼相應的,打包的,熨燙的,疊衣服的,這些在廠裡上班的普工,也得要與之相匹配的增加。
用老六的話來說。
這些工種,都比較輕鬆,又剛好離家近,比下地幹活,那可強太多了。
最適合的,就是村裡的老媽子和老漢們。
而年輕人,則比較建議幹銷售,或者在家踩縫紉機,要不就到廠裡來當個裁縫學徒,或者司機學徒,學習怎麼開大卡車。
這樣就既年輕人能得到鍛鍊,有一個不錯的發展前景,而年紀略長一些的,如40多歲到50多歲的農村老媽子與老漢們,也不用再擔心,因為同村的年輕人的競爭,而失去了進廠工作掙錢的機會。
相當於兩個賽道。
陸陽一想,也對,老六這個辦法好。
廠裡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就應該請村裡的老媽子們和老漢們來幹,而更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這更應該偏向於年輕人,培養年輕人。
到時候,將來自己不管是擴大生產規模,或者到外地開分廠。
免不了要調一些總廠的人,過去充當骨幹。
而年輕人走出去,肯定是要比年長一些的,拖家帶口的人,走出去要方便的多。
還沒什麼後顧之憂。
可即使是如此,廠裡面疊衣服,燙衣服,打包裝,這些繁瑣而又簡單的工作,沒有年輕人來同村裡的大媽們,老漢們競爭,但還是處於僧多粥少的狀態。
本村的,周邊外村的,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一直在盯著,但凡只要陸陽的製衣廠,哪天張貼出告示招工。
那第二天。
不,連夜,保管是連夜,就會有不少的本村的,或者是收到訊息及時的隔壁村的老媽子們,老漢們,提著小板凳,他們就來排隊了。
等到第二天。
工廠的大門一開啟,哦豁,往往來應聘的人,超過了工廠所需要招聘的人的規模,起碼數十倍上百倍以上。
最後,就只能是擇優來錄取。
大媽們,老漢們,排了一整夜的隊,但絕大多數,都是最終等於白來。
那又能怎麼辦呢?
還不得是那句話,僧多粥少。
大家都想來幹這份工作,就是即使這一次,沒有能面試上,沒有人輪得上自己,下一次呢?
下下一次呢?
只要但凡有一線希望,只要廠裡面還會繼續招工,那麼,不管是連夜排多少次隊,大媽們,老漢們,一定是鐵定還會再來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