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能多掙一些,為什麼不多掙一些呢?
假如如果繼續按照之前滾雪球的方式再去滾上兩個月。
以他們兩人現在握有的房地產公司的估值,兩個億,不用多久,或許就能變成5個億,8個億,10個億。
到時再來把它打六七折甩賣。
豈不就能掙得更多?
關鍵是能不能拖住時間,還有找到接盤俠。
其實接盤俠倒不難找。
一般而言,房地產這種屬於當地經濟支柱型的產業,沒有人會樂意看到它下跌,已經買了房子的老百姓不會樂意,炒房客們不會樂意,全靠房價來支撐起當地經濟的領導們也更不會樂意。
所以怎麼看,都好像不會輸。
比如說,30年後,房價迎來了它的全國性調整下跌,但是在此之前,也沒人相信,它會下跌。
在那麼明顯的趨勢之下,還有人在堅持,不願意接受現實,覺得房價下跌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回暖,於是抄底,然後就抄在了半山腰。
似這種有投機傾向的人很多。
全國範圍普遍。
而且還不乏大企業,大商人,福布斯,排行榜上面的全國性知名人物。
這些人都蠢嗎?
未必。
他們只是被龐大的利潤給暫時迷花了眼而已。
所以其實只要泡沫不戳破,能夠抓住時機,牟其忠剛才跟蕭軍嘰裡咕嚕所商議出來這個辦法,還真有可能會成功。
但是風險也很大。
要是出點岔子,未能在泡沫被戳破以前出手,以他們兩人手裡面捂著這麼多房子,又都是銀行提供的貸款,到時候一旦房價跌入谷底,除了這家房地產公司會分分鐘破產以外,他們自己二人作為貸款的擔保人。
到時候也別想逃。
少不了名下的資產要被拿來填窟窿,即使他們不主動,銀行也會幫他們主動。
別看現在貸款的時候好說話。
那是銀行也要掙錢。
一但房子下跌,資不抵債,銀行為了挽回損失,分分鐘凍結兩人名下所有資產,信不信?
陸陽盯著海面上的浮漂道:“主意我已經給牟老哥你出了,至於採不採納,接下來該怎麼做,相信牟老哥自己心中也應該有桿秤,所謂回報越大,風險越高,大家都抱僥倖心理,總覺得自己不會是那個最後的倒黴蛋接盤俠,但是事實上,總會要有人來接盤,總會有人來當這個倒黴蛋,難道不是嗎?”
言盡如此。
陸陽接下來也不想再勸了,看在朋友一場的份上,他才提醒一下對方,免得波及到自己跟對方現在正在合作的專案。
但對方硬要作死。
那也沒辦法,貪婪是原罪,資本的天性本來就是逐利。
除非自己告訴這兩個傢伙實話。
可是,自己會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