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突如其來的電池革命,一時間在短短几天內成為了整個世界的關注焦點,引起的社會討論不絕於耳。
不出意料,首先遭遇噩運的便是石油,國際油價頃刻大跌到30.15美元一桶,不僅讓石油出口大國的俄羅斯和委內瑞拉變色,中東和世界上其餘地方的石油出口國,也產生了動盪。
石油作為目前為人類運輸能源的主要形式,到現在已經開採出了幾千億噸的石油。由於石油屬於物質能源,能量是透過物質的形式來存在的,這樣一來無論是能量的儲存和運輸都是方便。
至少在現如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完全找到石油的替代品,可以說,人類社會的基礎便是建立在石油之上的。
這樣重要的物能源物質,一舉一動都關係和影響著世界的經濟與社會,許多的大國乃至跨國企業等利益集團,本身重要的利益汲取點就放在了石油上面。
多納爾公司貿然推出這樣效能優越,完全能夠取代石油的超級新型電池,對各國的能源企業部門便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按照道理來說,立刻會引來各方面的窺視和打擊。
有$¤的想要奪取這門技術,有的則是想要扼殺制止,以免自己的利益受損。
雖然大家都知道,石油汙染嚴重,且儲存量最多隻有用上幾十年了,勢必需要尋找一種清潔能源,或者一種替代品來代替運輸行業的困難,然而利益在前,個人的意志是無法與一整個的利益集團相對抗的。
可惜遺憾的是,超級新型電池技術各國方面都有實驗產品,也有專利在手。例如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部落格裡勞倫斯國家實驗室、以色列storedot科技公司、麻省理工學院初創公司solidenergy等等。但能透過申請專利,還得到政府允許上市的,本身便說明了事情的不簡單。
早在去年之時,陳央便就奈米點電池技術與未來市場就和弗羅斯達成了合作,確定好“分贓協議”之後,弗羅斯財閥便會全力支援推進奈米點電池的應用市場。
一門新技術的推出。若是沒有後面的人支援的話,那麼就算這門技術再好,也可能會被夭折在搖籃裡面。幾十年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這個世界並非一定是好的東西,才會佔據第一,往往不是最好的東西,但最為符合利益要求的才是第一。
單單只是一個弗羅斯財閥,還遠遠不夠推廣新型超級電池。再加上當時安德雷斯處於發展萌芽時期,實力極為弱小,一切都還沒有走上正軌,是以明明去年新型電池技術已然成熟,隨時都能推廣到市場上去,陳央依然沒有同意。
直到陳央另外尋找到十三位投資人,那背後代表著的龐大利益集團體系結成盟友合作關係,彼此座談進行分贓之後。才有了實施的條件。但這還不夠,安德雷斯就這門技術。先後與美國政府的白宮高層、澳大利亞政府高層、中國政府高層做了協商,保證了其利益共享,且不會藉著超級電池技術來做出任何有損其餘國家利益的承諾後,這才推出了超級電池技術。
與三個國家政府高層的談判,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陳央雖然沒有出面。卻也知道方業、皮爾等人作為安德雷斯和多納爾公司的代表,參加了不知多少會議,進行了不知多少次關於利益分割的血戰,這才在中美互相忌憚的情況下,勉強把事情談妥下來。
在這種事情上單獨聯絡了中國的安德雷斯。引起了美國高層的十分不滿,只是在事情暴露之下,超級電池技術明顯無法被單獨一個國家掌握,尤其是安德雷斯並非美國本土企業,於道理上來說,它是沒有權利對安德雷斯做出裁決和懲罰的動作。何況中國的參與進來,把事情攪渾了一圈,美國也無法強迫安德雷斯把電池技術壟斷下來。
無情被拋棄掉的俄羅斯和其它不知情的國家,在這個地球照常運轉之下,一件大事不知不覺中已然敲定了下來,世界的經濟形勢即將發生改變。
如果有細心的人觀察,實際上在幾個月之前,就能從中美的政治新聞,以及從國際石油期貨等蛛絲馬跡上發現不對勁了,遺憾的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受限於情報的來源,縱使這些人能發現些不對勁,卻也不知道這種不對勁來自於什麼原因。
有著中美澳三個國家背書,其餘的國家也基本上能夠視而不見了,把整整十四個超級財閥――操作資金將近兩萬億美元的利益集團組成,建立了龐大合作關係網路以及規模,安德雷斯反而不必擔心來自其餘勢力的反彈。
聰明人要做的不是反抗和歷史的車輪做鬥爭,而是應該趁機加入這場利益的大蛋糕當中來,說不定手腳快上那麼一點,還能有些蛋糕渣能吃上一口。
如果選擇繼續做抵抗,只會在中美兩個大國以及超級利益集團的碾壓下粉身碎骨。
超級電池取代石油在交通運輸上的霸主地位,從近期來看,是不可避免會有許多陣痛,但若是放到長遠來看,不管是對環境,還是對世界經濟,都是一劑良藥。
環境就不說了,昂貴的石油經濟在垮塌以後,廉價的電力取而代之,首先便是物流運輸成本的大幅度下滑,從而使得社會各個方面的物資價格也隨即大幅度下降,由此刺激經濟消費和復甦,對社會的好處不用多說。
二是在科技領域方面,儲能低下的鋰電池一直是限制電子科技產品發展的重要攔路虎,有了儲能驚人且成本低廉的超級電池,科技領域方面頃刻會迎來一場革新。
不僅僅是在於電池續航能力的增加,以往不敢使用的耗電驚人的cpu、螢幕等功能,也能相應開發應用出來,電子產品的效能將迎來一個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