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還有其餘的感測器,乃至各種貴重的材料了。
陳央預計光是製造出一個試驗版本的外骨骼出來,就要花費七十萬人民幣以上的資金!
這還只是硬體成本,去除了核聚變電池以及材料加工費,以及陳央和右手的勞務費。
若是真的要全部綜合算下來的話,僅是核聚變電池的價值已經無法估量。
幸好現在陳央也算是資金問題不缺了,百萬的人民幣完全不放在眼裡,說用也就用了。
他現在地下室內的裝置儀器的價值,前前後後總和加起來也有一千多萬了,所以為什麼搞科學技術研究燒錢,陳央也算是明白了。
光一個有用的感測器就要一萬多,隨便買臺將就用的二手裝置,幾十萬就扔了出去……
材料裝置什麼的,簡直就是把人民幣往火裡扔,妄圖用紙鈔把火砸滅一般。
“寄宿體,你那邊怎麼樣了?”
右手還在動用磁變束縛器切割加工材料,忽然口器一張,對著另一邊的陳央問道。
“我這邊差不多了……”
“那好,開始吧。”
外殼加工完畢,接下來就要把感測器、線路、電機、液壓系統等東西送入這套動力外骨骼之內。
這套由右手設計的外骨骼,可並非是目前那些很多部位都外露的外骨骼,嚴格來說,這應該叫做動力外骨骼裝甲,全方面包圍使用者,為操控者提供全身保護。
故而,既然要把人裝入外骨骼裝甲裡面,所以裝甲必須設計成兩層結構,中間的空層部位,就用來放置排線和感測器等裝置。
畢竟這不是緊貼身體的盔甲,弄一層金屬防護層就搞定。
在電腦上進行演算,預估整套外骨骼由陳央穿上之後,高度將在2.2米左右,已經算是個龐然大物了。
不過有著常溫核聚變電池提供能源,這套裝甲再怎麼笨重,也能“飛上天”,還幾乎是無限動力。
忙活了三四個小時,眼看已經快晚上十一點多了,陳央和右手才算是幹完這一步驟。
到這裡為止,這套動力外骨骼裝甲試驗原型機,總算是勉強成功了。
接下來,便是做個試驗,看看如何了。
陳央來到地下室中間,站直身體,直視前方,一動不動。
下一刻,四隻機械臂抓著外骨骼裝甲的部件,開始由上往下,從腦袋位置開始,一步步沿著頸部、手臂、胸膛、腹部、大腿的方向,往上套裝部件。
得益於磁變束縛器奈米級別的加工水平,這些鈦合金外殼的部件,每當一接觸,連線的鎖釦就會自動扣住鎖死,讓整套外骨骼裝甲渾然一體,幾乎看不出縫隙所在。
五秒鐘過後,陳央右腳微微一抬,兩隻機械臂自動伸縮過來,把腳底部位的零件組裝上。隨後,左腳再一抬,機械臂又是相同的舉動,把左腳的零件裝上。
到此,動力外骨骼裝甲試驗原型機,已然被陳央穿上。
金屬光澤,銀白色的外表,冰冷的外殼,龐大的身軀,猶如一個鋼鐵怪物,雙眼閃著紅光靜靜地站在地下室內。
這幅外表模樣,真要穿著走出去了,只怕還沒開打,普通人都會被嚇得心驚膽顫。
當然……這也不是用來對付人類的,而是針對構件所做的試驗機型。
“砰。”
輕輕做了個抬腳的動作,感測器自動收集肌肉資訊,電光石火間傳達至處理器,再由處理器瞬間處理返回電機,電機運轉帶動液壓系統,沉重的腳步裝甲立即抬了起來。
整個過程幾乎陳央沒有感覺到,已經輕輕鬆鬆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