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剛落,旁邊另一位中年男子,就突然出言,好奇的詢問:“能得殿下看重之人,想必是資質不凡,敢問是何姓名?”
嬴衝聞言,則又好奇的往這位看了過去,然後又向孫望,投以詢問的眼神。其實他早就想問這人身份了,之前當見到這位時,旁邊的嬴月兒就好似炸了毛似的,對這位警惕防備之至。不過戒備之餘,又有著異乎尋常的尊敬。
後者當即一聲笑,鄭重其事的為嬴衝介紹道:“這位是我兵家的一位超絕人物,姓魏名繚,也是這一代的尉繚子。此番入秦,是為訪友而來。”(史書記載的尉繚子有兩位,一人為魏惠王時期的隱士,另外一人是秦王政時期的國尉繚。尉繚子單名繚,是入秦後改了尉姓,他是嬴政滅六國的主要幫手。在這裡,將二人稍加演化。)
嬴衝的神情微變,眼裡現出了凝重之色:“原來是鄭繚子前輩,本王失敬!”
確實是失敬了,眼前這位可是兵家的一位學宗,與太學主是一類之人。
需知當世兵家支脈繁多,卻只有五支,被世人視為正宗。一為故齊國之祖呂尚(姜子牙),根本為《六韜》;二為司馬穰苴,根本為《司馬法》;三為孫武,根本為《孫子兵法》,這位傳下了兩脈分支,一處在吳國,另一處則是孫武晚年與計然合創的鬼谷;四為孫武之孫孫臏,根本為《孫臏兵法》,他的恩師孫望,就是孫臏之後。
——可其實這四家,都是一脈相乘。昔日呂尚受封齊國,其子孫後代享國二千年後,大齊為陳和所奪。
而無論是司馬穰苴,還是孫武,孫臏,又或是齊太公陳和,都是田完之後。而他們兵法的源頭,就是齊國之祖呂尚。
而在這四支之外,卻有一位魏人另立一脈,號為尉繚子,所著兵法《尉繚子》,盡得大晉諸代名將之精華,被諸多兵家學子奉為圭玉至理。
也難怪月兒會警惕有加,這位不但在學術上,可與太學主相較。就連修為,也是堂堂權天,更是當世少有的偽開國之一。
“不敢當!”
那尉繚子笑著擺了擺手,而後又繼續問:“殿下還沒說,這位良才美玉,到底姓甚名誰了,又是何方人士?”
“是本王幕下之將,姓岳名飛,如今為武安王府第一師鎮守使。”
嬴衝坦然答道:“其人祖籍元州,如今是冀州人氏。之前曾拜一位地方豪俠周侗為師,不過這位所學有限,實在浪費了他大好天資。故而弟子來求恩師,前往北境授他孫氏兵法。而以弟子觀之,他在戰場上的資質,更勝於我。難得的是,其人韜略,亦很是不俗。可惜此人出身寒門,不能得授真正兵家正傳,一身本領,都是出自於其天賦。”
聞得此言,在場二位,都不禁動容。
※※※※
待得嬴衝率著一眾人等離去之時,尉繚子便笑著問對面的孫望:“為何不答應下來?其實你弟子說得對。接下來這嵩陽書院,必定是一番爭權奪利,要攪擾到烏煙瘴氣不可。你最不耐煩就是這些,可如繼續呆在這裡,必定會被捲入其中不可。”
孫望聞言苦笑:“並未拒絕,還在考慮,只是有些遲疑而已。”
似不欲多談此事,孫望強行轉過話題:“對我家這弟子,魏兄你是怎麼看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