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灰霧的範圍太廣闊,按照王承恩的說法,這霧至少覆蓋了周圍百二十里地域。
此人之前才從九霄雲外迴歸,在雲空之上能夠盡窺整個阪泉原戰場,估測的準確性無需置疑。
於是嬴衝也就放棄了,繼續追擊的打算。此舉固然有利於匈奴大軍撤離,可他也不敢將麾下計程車卒,置入險境。
老上擅於騎戰,用兵變化多端,絕不缺反擊的勇氣。他們要在這黑霧中行進追擊,可謂是尋死。
便是他自己,也可以想出數種方法,對追襲的秦軍施以打擊。這灰霧無疑是最佳的保護色,可令秦軍蒙受重創而無可奈何。
如若他麾下這四十餘萬人,都是邊軍精銳,嬴衝就可無懼老上的手段。可惜不是,這裡二十二個師加上一萬禁軍,有十九個師是暫編師,
只從這‘暫編’二字,就可知道,這不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冷靜應對的精銳之師。
其中一大半,都才合訓不到一個月——
故而嬴衝,寧願將他麾下的大軍,如烏龜殼一般收攏在附近,也不願冒險。
不過這霧維持的時間,卻比兩位大陰陽師預計的還要長些。
嬴衝猜測對面,應當是又用了什麼術法。使得阪泉原的黑霧,整整維持了一個半時辰,這才陸續消散。
嬴衝的龍視術,首先恢復了過來。他發現前方的匈奴鐵騎,已經不見了蹤影。
不過在前方戰場上,倒下的屍首,至少達二十五萬人以上。其中近八成,都是匈奴騎士。
還有大量無主的戰馬,散落在了戰場上。或是哀鳴著,陪在他們的主人身邊,或是受傷無力的臥倒在地。
此外各部,還有著零零散散大約三萬左右的俘虜。而臨河的塢堡那邊,那些冀北世族之軍,亦有大約七萬人存活,收降西域奴軍兩萬。
而整個戰場,最慘烈的地方,就位於他的本陣之北。那個方向,赫然現出幾個巨大的深坑,還有蜘蛛網般的溝壑,延展十里。
裡面的匈奴人屍骨,足有兩萬餘具,一部分已被燒焦,正散發著肉香。
嬴衝不由凝然,心想這土元之法,果然是陰陽術中,殺傷力最大的一種!雲光海一人之力,也確可抵二師之眾!
這裡沒有四萬人,然而那九千天山聖騎的戰力,又何止四萬?
“軍中書吏何在?”
王承恩亦將整個阪泉原,都映入到眼中,也是喜上眉梢:“安國公於阪泉原大潰匈奴一百一十二萬人,斬首七十九萬級,降獲十二萬眾!還不速速擬稿?咱家要上奏陛下,露布告捷!”
贏衝聞言,只覺下巴都要掉落了下來。無不錯愕的看向了王承恩:“有這麼多?”
他剛才已仔細估算過,對面有匈奴騎軍四十三萬,步軍十四萬,總數才五十七萬人出頭而已。
降獲十二萬眾倒是對的,可此時戰場上匈奴人的屍體,最多也只二十五萬人左右。
哪怕是加上一個月前的宿州城大勝,總數也只五十萬多一點。這個斬首七十九萬級,未免也太誇張了——
“如今我秦軍之內,都是如此,已成慣例。”
嬴宣娘卻啞然失笑:“那樞密院賞罰苛刻,無論各處軍功上報,都要先削去三成。如今我軍大勝,冀州戰局已至尾聲。接下來自是要議功論賞,往朝中多上報一些,才能多要些好處。便是父親,他也曾向朝中報功,斬首七國之軍一百一十萬級呢。”
嬴衝思忖了片刻,而後瞭然,當下感激的朝王承恩一禮:“多謝公公提點!”
他豈不知這虛報戰功之事?只因這些日子以來,擔憂被朝中之人抓住了把柄,這才一直如實奏報。
這時他卻忘了,如今朝中的形勢,已經變局在即,自家的安國府,亦是今非昔比。
虛報些戰功,別人能拿他怎樣?且為自家部屬謀福祉,也是他這主帥該為之事。
王承恩卻急忙讓開,然後又朝著嬴衝鄭重回禮;“是咱家該代陛下,感謝國公才是。阪泉原之勝,國公大人一力迴天,平定北境。陛下他,終可安枕無憂!”
恰在此時,周圍十數里地域,那歡呼之聲又如海嘯般的響起,激盪澎拜,直衝霄漢!
PS:三更九點後,還是補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