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首先要捋一捋,到底是哪一股勢力出手了,一上來就這麼狠。
在一般人眼中,必達確實很強橫,但是公司能發展到這麼大,不知道招惹了多少勢力。
小一點的勢力,就直接被滅掉了,大一點的,可以用利益交換解決恩怨。
當然,有人願意解決,有人不願意解決,不願意解決的,那就多吃點苦頭好了。
懷恨在心的中小型勢力,必達不在乎,那種勢力想要發起這麼大的攻擊,幾乎不可能。
哪怕是幾家聯手,必達也有信心重拳反擊,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然而,必達還有相應的競爭對手,能成為他們對手的勢力,實力不會差多少。
不管怎麼說,先把所有休息的中高層集合起來,緊急處理突發事件。
真正的高層則是透過全息會議系統,討論今天發生的情況。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對手究竟是什麼人,因為什麼緣故暴起發難。
在開會的過程中,還不住地有警報傳來,真正給人一種火線會議的感覺。
到最後,還是必達的二東家發話了一一不要再彙報了,先自行處理吧。
必達的大東家和二東家都不負責具體事務,而是交給了公司的管理層。
今天大東家只派了助理來,二東家做主沒毛病,更別說他自己就是至高。
損失已經出現了,及時補救就好,開得起這麼大的公司,不會因為這點小錢進退失據。
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出對頭來。
首先大家分析的是,已知的十幾個警報,是從四個宜居星上起飛的星艦。
也就是說,對手是籠罩了整個星域的勢力或者說鬆散聯盟。
報警最多的當屬從二號星出發的貨船,最少的是三號星。
花樣最多的是四號星,最狠辣的是一號星。
像那個危險品洩露,不得不棄艦的,就是從一號星也就是希望星上啟航的。
直接電磁干擾通訊,導致星艦失聯情況不明,那是從四號星上啟航的。
各種情況林林總總,真的是一言難盡,不過匯總一下,大家還是注意到了。
出問題的星艦,都是從希望星域啟航的,回程的貨運星艦,不存在這些問題。
也就是說,敵對的勢力來自本星域。
十幾起案例,樣本還是有點少,但是基本可以判定是這樣。
這次的襲擊,一開始是集中爆發的,可以認定對方有很嚴密的組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