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各人對薛萬雄的話紛紛表態贊同,於仲文點了點頭:“好,本將就依此策上奏皇上。”
於仲文不敢怠慢,計議已定,馬上就派出快船上奏章送出,不到一個時辰,奏章就連夜送到了皇帝的手上。
貝水河上,一條大船上燭光閃爍,將整艘大船裝飾的宛如星光點點,成為水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正是皇帝乘坐的御船,御船內,楊勇踱著腳步,手中拿著的正是於仲文地奏章。
對於白天地戰事,皇帝和一些身邊親近的官員都在船上使用望遠鏡看了一個清楚,看到新羅人突然叛變時,楊勇差點要將手中地望遠鏡摔掉,新羅人的這一手,無疑大大打亂了楊勇的計劃,戰事已經過了半年,如今離北方的大雪天氣只有二個月了,如果綿延到冬季河水結冰之時還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雖然平壤就在隋軍的包圍下,此番征伐高句麗還是隻能無功而返。
對於仲文的表現,楊勇還是滿意的,騎兵在於機動,若是讓新羅,高句麗兩國步兵纏上,必定會損失巨大,一個人能夠及時承認失敗,脫身而去,本身就是大將之才,只是對於於仲文用騎兵拖垮新羅,高句麗聯軍的決定,楊勇卻不知應不應該支援,不由將目光放在跪在地上的兩名信使身上:“你們平身吧。”
薛萬徹,羅士信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一下,派這兩人送信,於仲文無疑有深意,薛萬徹是皇帝早就要召見之人,而羅士信小小年紀連殺高句麗兩員大將,在這一戰中無疑是最大的亮點,皇帝一向喜歡英才,讓他們兩人見皇帝,說不定能將皇帝因為戰事失敗的惱怒沖淡不少。只是他們到底年輕,在戰場上雖然拼殺無忌,面對著皇帝,依然難免誠惶誠恐。
聽到皇帝的吩咐,兩人連忙起身:“謝皇上。”
薛萬徹虎背雄腰,除了臉上沒有長鬍子,確實是猛將之才,楊勇看得點了點頭:“你就是薛萬徹,果然虎父無犬子。”
“多謝皇上誇讚。”
“你是羅士信?殺了十二名高句麗斥侯,二名大將之人?”看到羅士信的身高,楊勇不由發呆,若不是這個名字自己好象有一點映像,楊勇幾乎要懷疑於仲文替他謊報戰功了。
“回皇上,正是小臣。”
“卿多大了?”
“十三。”
“十三,胡鬧,誰同意你參軍的。”楊勇大吃一驚,眼神凌厲起來,這不是抓童子軍嗎,雖然羅士信立下不少功勞,若是隊伍中多了這樣歲數之人,絕不是楊勇願意看到的,於仲文一時不察,沒有想到以羅士信的年齡絕不應該在軍營出入,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羅士信呆了呆,皇帝此話大有翻臉無情的味道,連忙重新跪了下來,將自己參軍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楊勇的神色才和緩了下來:“你說軍中除了你,並沒有其他未到年齡之人,楊皇叔,此事交由你徹查一遍,若是地方官真有強行徵發不到年齡之人為府兵,破壞國家軍制,必須狠狠處置。”
“是,臣遵旨。”楊達應道。
聽到皇帝要詳查,羅士信心中頓時一急,期期哎哎起來:“回皇上,還有一人……”
“是誰?”
“是小人二哥程咬金,小臣與二哥一心為國效力,還請皇上恕罪,小臣願用功勞相抵。”
“程咬金。”楊勇總算記起羅士信是何人了,此事還真是難辦,這兩人無疑都是大將之才,只是府兵的法令絕不能因為他們破壞,不過,想了想,楊勇頓時啞然失笑,眼下大戰要緊,倒不必弄得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