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內,原來陳朝皇宮所在地傳來一片叮叮噹噹的聲工匠,軍士正在忙碌不停,四周還有大量百姓圍觀,一根一根粗大的木頭堆到一旁,無數巨大的青磚從皇宮的圍牆上拆了下來,迅速被人用板車拉走。
沒錯,是拆,而不是建,得知建康被攻克,陳叔寶被俘虜後,楊堅非常高興,對前線將士大為誇讚一通,卻下了一個讓楊勇鬱悶的命令,將陳朝皇宮拆掉,開成荒地供百姓種菜,據說這樣能去掉建康的王氣,使大隋江山永固。
出這個主意的不是別人,正是新近半年才得寵的通妙真人廣元,若是楊勇在京城,必定會對廣元斥之以鼻,若建康真有什麼王氣,南陳也不會如此快就滅亡了。
只是楊勇不可能飛回大興城與廣元辯論,他只得執行皇命,何況換種想法,這座皇宮留在這裡也基本上沒有什麼用,拆了給百姓種地,倒有也能發揮點作用,這樣,耗費江南無數民脂民膏建立起來的皇宮,在工匠和隋軍的努力下,只能一點一點的消失。
不過,楊勇還是打著廢物利用的主意,拆下來的磚瓦,木材都儘量保持完整,把它們以低價買給建康百姓,至於一些犯忌之物,木料所做的只能燒掉,而石料則要用刀把它們剷除,好在中國的建築大部分都是木料做成,於是從皇宮中搬出來的龍椅,龍床。龍柱等物都只能投進熊熊大火中燒個一乾二淨,每一件物品投入火中,都要讓楊勇心痛一下,這些東西若是留到以後,不知該值多少錢,後來楊勇乾脆不到現場。
話說破壞容易建設難,這座歷經陳朝數代人建成的皇宮,在十數萬隋軍和工匠地努力下。不到一個月就成為了一片平地。現在正是四月份。再抓緊點,還可以趕上今年種上一季地,花園,假山,亭臺樓閣,成片的殿宇,全部成了一片空。讓人不得不感嘆時事的變遷。
不得不說,皇宮的拆去,對於建康百姓心靈上帶來很大震撼,許多百姓看到日漸消失的皇宮,眼中都流露出迷茫和戀戀不捨之色,連帶著隋軍從皇宮拆下來的建材也極好銷售,到最後竟然也賣出了數十萬貫。
為了籠絡軍心,攻破建康所得的錢財大部分都花了出去。這數十萬貫錢財算是意外之喜。楊勇卻沒有留下中,依然花了出去,將這數十萬貫錢財全都用在賑濟災民。修繕道路上,倒是讓建康民眾對這個太子又多了幾分好感,只是讓薛道衡,王韶等人暗暗納悶,太子真的如此清廉如水。
這個結果讓楊廣十分鬱悶,作為晉王,他地開支無疑是巨大地,單靠俸祿和田莊地出產總感到有點入不敷出,偏偏王韶又古板的很,雖然楊廣成家之後王韶對他的管束鬆了許多,但要想得到大筆額外的錢財卻絕無可能,本來楊廣以為這次江南之行應該能得到一大筆財物,彌補一下晉王府的虧空,偏偏身為太子的哥哥分文不取,他這個晉王也只得有樣學樣,倒是王韶,薛道衡等晉王府的之人被楊勇賞賜了大批財物。
“大哥,這都成了菜地了,有啥好看地,咱們不如去效外打獵好了。”楊廣站在楊勇旁邊,看著楊勇對著以前的陳朝皇宮怔怔出神,撇了撇嘴道。
這片皇宮,楊廣只進去過一次,對於裡面的雕樑畫棟,假山池水,亭臺樓閣都讚不絕口,只是自從第一次後,楊勇就將皇宮封了,如今更是拆了一個精光,楊廣心中為之嘆惜不已,如今這裡成了一片空地,也就沒有什麼可看的了。
說起來楊廣也可憐,剛剛成為晉王到地方上任職時,由於楊堅的限制,連肉也難得吃上一頓,每天只能吃一些蔬菜,瓜果之物下飯,後來王韶的管束鬆了一點才能依靠自己打獵吃肉。
“打獵?好啊,那就打獵去吧。”楊勇不置可否,經過半年多的相處,兄弟兩人的關係比剛見面時地疏遠親近了許多,兩人也沒少去打過獵,眼下反正無事,打獵也是一種消遣。
聽到太子和晉王要出城打獵,兩人身邊地護衛馬上忙了起來,牽狗駕鷹,開道探路,建康不比大興,這裡大隋剛剛征服不久,誰也不知城外有沒有人想著襲擊大隋的太子和親王,一時之間,一隊一隊的探馬先行駛出城外。
待準備停當,楊勇和楊廣兩人真正要出城時,已經快小半個時辰了,兩人剛出城門不久,後面遠遠地一騎追了上來:“報,太子殿下,晉王殿下,秦王到了。”
“三弟到了,他現在進城了?”兩人要打獵的地方是南山,長江渡口卻是在建康北面,一南一北,楊勇才會如此發問。
“回兩位殿下,秦王尚沒有進城,不過估計已經下船,現在正在往建康的路上。”
楊俊乘著大船一路南下,水上卻是不便通訊,只有快到達建康時,楊俊才派快舟先行一步向建康通報,高潁知道楊俊已到渡口後,又連忙派人追回楊勇和楊廣兩人。
楊勇和楊廣互望了一眼,既然楊俊已經到了,這個獵自然打不成,楊勇撥轉馬頭:“走,咱們迎接三弟去。”
楊俊封為秦王時才十一歲,當時還是一個孩子,如今七年過去了,中間只有數次過年時楊俊才回京城一場,兄弟兩人匆匆見一面,楊廣與楊俊見面的次數更少,畢竟不是每次過年,兩人都會同時回京城,如今算起來楊勇與楊俊已經二年沒有見面,而楊廣,楊俊兩人更是三年多沒有相見。
一路上,楊勇都在想楊俊到底會變成什麼模樣,對於這個老三,楊勇自然也聽過關於他的許多情況。十五歲時,楊俊便與清河崔氏
不過,婚後楊俊與崔氏地關係卻不怎麼好,楊俊為人成親前便有許多姬妾,偏偏崔氏頗妒,仗著身後有清河崔氏撐腰。剛成為秦王妃便想把楊俊以前的女人全部趕走。楊俊當然不同意。以至於整個王府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
或許是這個原因,楊俊竟然對佛道非常樂敬,堂堂親王,竟然向皇帝提出讓他出家,被楊堅大罵一通才作罷,這次楊俊身為第二路行軍元帥。手撐十餘萬兵馬,竟然被陳慧紀三萬兵馬就擋在長江邊上,蓋因楊俊不想死傷太重,若不是楊素上游先擊敗陳軍,楊勇又攻下建康,派兵援助,說不定楊俊的大軍現在還在長江邊上與陳軍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