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北疆軍攻勢如潮,攻無不克,中原各地頻頻告急。”臧霸稍稍停了一下,又繼續說道:“我和孫觀、管亥等人仔細商量後,決定尊奉晉陽的天子和朝廷,追隨大將軍李弘征戰天下,重振社稷。”
“我知道。”蕭建沒有絲毫的驚訝,非常平靜地說道,
“我聽關大人說了,這次攻打徐州的軍隊,除了你和黃巾軍的管亥外,還有北疆軍的高順。”接著他兩眼盯著臧霸,鄭重地問道,
“宣高,你是不是來勸我歸順河北?”臧霸臉露笑意,
“大人,你不願意嗎?”
“李弘弒殺君主,圖謀篡立,乃天下之敵。其罪之大,尤甚當年的董卓,你不知道?”蕭建臉顯憂色,擔心地問道,
“這樣的人,你怎能投靠於他?”
“大將軍的罪名很多,但我想問問大人,除掉這些堆在大將軍頭上的罪名,大將軍就沒有一點功勞嗎?當年是誰征伐大漠穩定了北疆?是誰在北疆安置了百萬流民?天下大亂中原災禍紛起的時候,又是誰在短短數年內,接納和安置了數百萬逃亡北疆的流民?”
“當年大人為什麼要參加太平道?還不是因為心念天下無辜蒼生,想讓無家可歸的流民能夠活下去?十幾年來,放眼當今天下,除了大將軍,還有誰愛惜天下蒼生的性命?還有誰為了百姓的生存而殫精竭慮,浴血奮戰?”
“大人難道把參加太平道的誓言都忘記了?”蕭建愣了一下,坐在那裡想了很長時間。
“你見過李弘嗎?”
“我見過他。”
“他……看上去……象……”蕭建吞吞吐吐地想問什麼。
“他很普通,看上去象一個高大威猛的悍卒。”臧霸敬佩地說道,
“雖然我們對他沒什麼瞭解,但看看今日的河北,看看今日的北疆邊塞,我們不得不承認,今日能拯救社稷,能拯救天下蒼生,能讓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安享太平世界的,只有這位大將軍。”蕭建沉默不語。
“我還見過張燕大人。”臧霸繼續說道,
“張燕大人對我說了很多。我們不管張燕大人當年的做法是否正確,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正是因為張燕大人當年的背叛,讓幾十萬黃巾軍將士和數百萬追隨黃巾軍的流民活了下來。如果張燕大人繼續在太行山堅持下去,他的結局和司馬俱大帥,和青州數十萬黃巾軍將士的命運是一樣的。當然了,今天在北疆軍中,我們也就看不到那麼多的黃巾系將領了。”臧霸伸手拍拍蕭建,壓低聲音說道:“將來,北疆軍平定了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了,晉陽的天子和朝廷回到洛陽,以張燕大人為首的黃巾系將領居功至偉,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享用不盡,這一點大人難道也沒有想過嗎?”蕭建猶豫了片刻,低聲問道:“宣高,如果北疆軍敗了呢?”
“大人,只要河北取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平定天下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數了。”臧霸笑笑,頗有深意地說道,
“如果河北敗了,中原各方還有多少力量?在青州,在泰山,只要我們舉起大旗,十天半月內,我們就能集結數十萬大軍直殺中原。到時,河北也罷,袁紹、曹操、劉備也罷,都要看我們的臉色,都要和我們結盟。也許有一天,當年大賢良師,牛角大帥,司馬俱大帥沒能實現的夢想就能在我們手裡實現,夢裡的太平世界也許真的能到來……”蕭建、臧霸、王洵三人商談了一夜,仔仔細細權衡了利弊,最終蕭建決定接受臧霸的建議,歸順晉陽朝廷,投靠河北。
“你現在可以告訴我你的軍隊在哪了嗎?”蕭建望著臧霸問道,
“是不是就在沂水河對岸?”
“河對岸只有三千人。”臧霸攤開案几上的地圖,把手伸向了一個地方,點了點,
“孫觀、尹禮的大軍已經逼近這裡了。”
“郯城?”蕭建吃驚地瞪大眼睛,
“你的軍隊殺到東海郡的郯城,你切斷了我的退路。”
“郯城有多少守軍?”臧霸漫不經心地問道。
“一千人,只有一千人。”接著蕭建疑惑地問道,
“你的軍隊怎麼逼近郯城的?從郯城到開陽的水陸兩道一直在運送糧草輜重,防守嚴密,你的軍隊如果南下肯定會被發現。你是不是騙我?”
“大軍沿著沭水河東岸而下,晝伏夜行。”臧霸手指地圖說道,
“你的人馬都把注意力放在陽都戰場和沂水河兩岸,對沭水河疏於防範,沒有發現也很正常。我在琅琊待了十幾年,對這裡的地形很熟悉,想瞞你還不容易嗎?如果我沒有推算錯誤的話,孫觀今天就要襲擊郯城了。”蕭建和王洵相視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