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北宮,大漢朝的中央機構和政治中樞。
光祿勳劉虞奉詔見駕。
近日,京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前太尉張延被中常侍趙忠指控其濫用職權,貪贓枉法。天子大怒,命令中黃門(中黃門就是由宦官組成的近衛軍隊,平時值守宮門,如果天子出宮,就騎行左右,夾乘輿車。)把張延抓捕到北寺獄審訊。張延是河內人,其父親張歆在先帝時也曾任職太尉。其家在河內是名門望族。他去年五月代替太尉鄧盛出任太尉,今年二月因為西涼平叛不利被罷職。
中常侍趙忠檢舉揭發張延,純粹是想獻媚討好天子。前些時候他勸諫天子嚴懲西涼叛逆,結果導致朝廷招撫失敗叛亂再起。天子因為這件事,一氣之下在朝堂之上打傷了趙忠,責令他閉門思過。中常侍張恭隨侍天子左右,聽到天子幾次埋怨遠在西涼主持肅貪的平虜中郎將李弘心慈手軟,竟然至今沒有抓到什麼顯赫人物貪汙的把柄。中常侍張恭把這個訊息告訴了趙忠和張讓等人。趙忠手上恰好有張延幾次受賄的證據,他為了平息天子對他的惱怒,立即上奏揭發。結果天子派人抓了張延,賞了趙忠,讓他回宮繼續隨侍。
張延的家人和好友四下奔走,希望儘早贖出張延,免得老人家在獄中受罪。自從北寺獄中的人犯紛紛贖買離去之後,北寺獄已經恢復了以往的冷森和恐怖了。張延的從弟知道光祿勳劉虞最近很為天子恩寵,可以幫忙說上話,所以三番兩次攜重禮上門,懇求劉虞在天子面前替張延求求情,早日把人從北寺獄贖回來。劉虞拿了人家的好處,當然要出力了。
天子正在撫琴。琴聲哀怨而淒涼,令人心生慼慼。
劉虞初次進京面君時,天子就曾在宮內招待過他,言談甚歡。劉虞長相滄桑,學識淵博,為人忠厚,口碑一向很好,在宗親官僚中,他的才能和人緣是最好的。這大概也是天子喜歡親近他的願意之一。
劉虞站在大殿之外,默默地傾聽著悽婉的琴聲,心中惻然。
當今天子喜好辭賦和鼓琴。天子的這兩個愛好,和先帝如出一轍。兩人之間雖然不是父子關係,但在愛好和天賦上卻有著驚人的相似。
劉虞在尚書檯待了有半年多時間,和天子經常見面交談,他對天子的看法竟然慢慢發生了改變。
天子的智力,絕對在一般人之上。他對修辭和琴韻的領悟,絕對來自於他先天的稟賦。不過,劉虞在天子的辭賦和琴聲裡,看不到沉穩和凝重,它們總是透露出太多的浮華和淺滑。天子太注重表象,他總是把精力浸淫在辭賦和琴韻的技巧上。劉虞知道,這一方面是因為天子年輕,久居宮中,生活奢華,對人生的喜怒哀樂沒有什麼太多的經歷和感悟。另一方面,他認為天子缺乏一位好老師,一位忠誠而正直的老師。因為沒有這樣的老師為天子講授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聖賢之道,因而天子缺乏人格的修養。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虞發現天子在政治上同樣如此。天子對政事,往往能夠領悟其中的曲折和風險,在御覽大臣們的奏疏時,往往也能感慨世事之艱難,對事物做出較為中肯的評價。但奇怪的是,他缺乏決斷力,他常常反覆徵詢中官(乏指各種職務的宦官)們的意見,對中官們的見解有一種盲目的屬於感情上的信任,他把這種信任加進了權力,讓中官們參予政事並賦予了他們很大的權柄。這幾年,隨著叛亂迭起,天災不絕,大漢朝已經搖搖欲墜,步履維艱了,而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中官們更加得勢擅權,驕橫貪暴,弄得天怒人怨,舉國悲哀。年輕的天子警覺了,他開始嘗試著自己拿主意。然而,因為上述的兩個原因,天子的親政,更讓劉虞覺得恐懼,失望,憂慮。
琴聲漸緩而止。
=
天子的情緒很低落,神情憂鬱。
他坐在琴臺後面,揮手叫劉虞起來。
“五年前的今天,小皇子出世,然而,他的母親卻被人鳩殺而死。愛卿,你說這殺人之人是不是應該處以極刑?”天子垂首望琴,小聲問道。
劉虞嚇了一跳,頓時緊張起來,他大氣都不敢出一聲,更不要說回話了。
天子抬起頭來,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站了起來。
“愛卿是不願意說還是不能說?”
劉虞大駭,渾身上下寒毛倒豎,撲通一聲跪伏地上。
光和三年,天子二十四歲。這年的十二月,後宮的何貴人產下一子,當時這是天子唯一的血脈,天子非常高興,立即冊立何貴人為皇后。 隔了一年,後宮的王美人又為天子生下一子。天子把新生嬰兒抱在手上,怎麼看都覺得像自己,小頭小腦的,可愛至極。天子隨即依此意給這個小皇子取名為“協”。
這本來是一件錦上添花的好事,但宮內的鬥爭太殘酷也太血腥了,喜事轉眼之間成了喪事。何皇后生性驕橫猜忌,容不得這種隱藏的禍患,她在張讓等中官們的幫助下,迅速鳩殺了王美人。等天子跑來看產婦的時候,王美人已經是一具冰冷的屍體了。天子爆發了平生最大的一次怒火,他叫著喊著要廢掉皇后,誅殺她的九族,但他經不起中官們的苦苦哀求,另外自己心裡也著實有點懼怕將來兄弟鬩牆,上演爭奪皇權的宮闈慘劇,所以他憤怒了一段時間之後,也就放棄了廢后的念頭,不過他從此不再臨幸何皇后,他覺得這個女人太可怕了,是個雙手沾滿鮮血的鬼。
天子怕劉協也給皇后藉故殺了,匆忙把新皇子抱給母親董太后扶養。董太后與何皇后就像民間的婆媳一樣,也是一對冤家,經常吵鬧鬥氣。太后擔心自己的孫子給那個兇殘的女人害了,十分小心在意地呵護著這個苦命的孩子。天子也怕這個孩子養不大,便依自己母親的姓給他取了個小名叫“董侯”。
王美人出身門閥,天資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和天子志趣相投,兩人感情一直不錯。王美人沒有了,天子日夕思念,心痛如絞。他為了寄託哀思,費盡心血寫了一篇長長的,充滿感傷情懷的《追德賦》。何皇后看到以後,非常生氣,覺得自己在天子的心目中還不如一個死人,憤怒之下,她將天子的大手筆順勢扔進了火盆裡,燒得竹簡劈啪亂響,化為灰燼。
愛屋及烏,天子對劉協的溺愛到了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步,就連他的母親都覺得他做得太過分了。然而,他們母子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廢嫡立庶。天子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後,把皇位傳給自己喜愛的兒子而不是那個兇殘女人生下來的兒子。這個想法一經誕生,立即就象****一樣蔓延了天子的全身,讓他渾身都充滿了戰慄和激情。他對誰都不敢說。他現在能信任誰?他的這個念頭只要稍加洩露,劉協立即就會死於非命。他很悲哀,他雖然貴為天子,手握天下萬民的生殺大權,卻保護不了自己的兒子,也保護不了自己喜歡的女人,他甚至不能懲罰一個害死自己女人的殺人犯。他要奪回這一切,他要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因為他是天子。
天子緩緩踱步走到劉虞身邊,伸腳踢了踢他的肩膀,說道:“愛卿當說無妨,朕恕你無罪。”
劉虞差點絕望了。好不容易混個九卿的官乾乾,還沒過癮就要被殺頭了。這話能說嘛。說是吧,皇后和大將軍要是知道了,自己以後在洛*本無法立足。說不是吧,立馬得罪皇上,更不用混了。
“這是陛下的家事,臣實在無從說起啊。”劉虞虛晃一槍,意圖矇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