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左右,見沒人注意這裡,姜維才轉移話題道:“不過這顧朝恩文采也不俗,如此殺了倒是可惜了。”
“你可知他曾去相府拜師?”鄧艾似笑非笑的看了姜維一眼道。
“還有這事兒?”姜維好奇的看向鄧艾。
“以太子舍人之名。”鄧艾點點頭,有些好笑道:“結果恩師連見都沒見,本是要他看清自己,誰知這顧朝恩處處以恩師自比,真不知道太子看上他哪一點。”
姜維有些無語,這麼看起來,這顧朝恩這次死的真不冤,你拜師就拜師,作為能夠在長安書院力壓同儕的俊傑,諸葛亮多少是會見一見的,無論諸葛亮還是自家恩師龐統又或是劉毅,都是願意提攜後輩的,但你來不來拿出太子舍人的名頭,這是跑到相府去以勢壓人麼?
諸葛亮是什麼人?兩朝丞相就不說了,當年劉備要請諸葛亮出山,都是三顧茅廬才將諸葛亮請出山,拿個太子舍人的名頭跑來是怎麼回事?
更何況,諸葛亮自擔任左相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事必躬親,不說能力,單是這份態度還有人品,哪怕是劉禪想要動諸葛亮都得掂量一下,你一個太子舍人跑來能找到什麼優越感?
“都說太子這兩年變好了,頗有先帝之態,我看都是裝的。”鄧艾冷笑道:“司空說過,人的性格是最難改變的,想要改變,一是要自醒,二是要靠經歷無數次挫折,補全自身,這太子最多也就是讀了幾本書,在深宮中待久了,以為天下都跟宮中一樣,什麼事都是靠權謀。”
姜維聞言默然,儲君這樣的格局,實在令人擔憂大漢的未來會否在他手中由盛轉衰。
“別想了,陛下春秋鼎盛,太子未必就是未來天子。”軌道車已經開始動了,鄧艾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一邊搖頭道。
“你還真是什麼都敢說。”姜維瞥了鄧艾一眼道:“若這番話傳入朝廷,你怕是就完了。”
“正好,我娘等了司空一輩子,若朝廷把我辦了,那我娘就入司空府,安享晚年。”鄧艾不在意的道。
“呃……”姜維有些無語的看著鄧艾,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再說了,你會麼?”鄧艾閉著眼睛道。
“不會。”姜維搖了搖頭,看著一臉自在的鄧艾,搖了搖頭,他二人算是對手,卻也是知己。
“不會就別瞎操心。”鄧艾笑道:“快點打完這仗,天下就真的太平了!”
姜維點了點頭,看著窗外開始加速倒退的風景,突然有些惆悵道:“士載,你真的以為,天下一統之後,便是太平嗎?”
“至少不會比現在差,如今的大漢雖然還未收復江山,但萬邦來朝,比之當年強盛不知多少,至於其他的……我們是軍人,不管這些。”鄧艾淡淡的道。
姜維微微一怔,隨即不再說話。
……
另一邊,劉毅的車廂裡,魏延坐在劉毅對面,看著劉毅道:“司空,那顧年是太子舍人,這些年在長安頗有些名聲,就這麼斬了會否有麻煩?”
“不會!”劉毅搖了搖頭,淡然道:“太子是明理之人,會明白我的苦衷的,也希望這件事讓他明白一個道理,他是太子,但也只是太子。”
魏延聞言一怔,隨即點點頭,太子之前有些放蕩,最近幾年才安分下來,卻一直在暗中積蓄自己的勢力,不太消停。
禮賢下士是有,但太明顯了,天子還在呢,太子就開始積攢自己的勢力,估計天子那裡也不會高興,只是太子一直沒有太出格,也就沒什麼人管。
但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授意,顧年這些人跑來給劉毅使下馬威,那就是真出格了,劉毅殺這些人,也算是給這不太安分的太子敲響個警鐘。
“不說這些了,文長,你我也有多年未見了,你那兩個兒子,在西州可是闖下了不小的名頭,算起來,也該成家了。”劉毅搖了搖頭,不想再扯這個話題,開始跟魏延聊起了兒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