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有焦,即焦炭。
是煤礦在隔絕空氣下加熱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焦炭比煤炭能產生更高的溫度,更耐燒,更適合用來冶煉。
接著是生鐵。
生鐵是把鐵礦石粉碎,加入石灰石等和焦炭粉點火燒,燒出成塊的鐵料,繼續高溫煉成鐵水。
過程中要放入白雲石,把鐵水和鐵渣進行分離。
鐵水在冷卻後就是生鐵。
利用土高爐進行土法煉鋼,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兵器鑄造材料。
具體的操作如下:
把鐵、石灰石、焦炭一次性放進爐中,點火後,用鼓風機把空氣從下方的風口送進去。
焦炭會加速燃燒,鼓風機要持續工作,保證燃燒到位。
過程就是這個過程,並不難。
裴雲會想建設土高爐,並不是真的就要打造兵器。
這是為了防範未然。
再一個,龔自宏送來了不少鐵礦石,打造完刀後,剩餘的材料歸自己了。
郝志死了後,包括他帶來的上百個人,留下的不少兵器。
鐵匠屋被毀了,也需要重建。
就乾脆建設了土高爐。
這樣一來,鐵礦石、兵器這些,透過土高爐煉一煉,又省事,效果又好,也能大大提升打鐵效率。
不過,關於土高爐,裴雲並不想讓外人知道。
選址的地方也偏離村裡。
裴雲沒有想過要把土高爐普及。
若是讓外人知道自己能規模化鍊鐵鍊鋼,也是麻煩。
正如剛才說的,土高爐是防範未然的。
什麼時候動用,該怎麼用,要根據情況而定。
建設土高爐不難,俞灝重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而招工來的一百來人,則另有安排。
這一百來人要做的就是建窯爐。
有了窯爐後,才能有磚頭、水泥。
需要的相關材料也都準備好了。
之前的進山勘察,就是為了這事。
山上的事情還是交給南山村的村民去做,暫時沒有想法要讓招工來的人去山上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