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條尾巴。山中的土螻,喜歡吃人。
土螻生有四隻角,安靜時像只大山羊。
山中還生長著一種叫做欽原的大鳥,形狀像馬蜂,大小類似鴛鴦,欽原如果螫了其他鳥獸,這些鳥獸就會死掉,如果螫了樹木,這些樹木也會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
還有一種鶉鳥,它管理黃帝的各種器具和服飾。
山上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樹,形狀同棠樹相似,黃色花朵,紅色果實,果實的味道像李子,但沒有核。
沙棠可以用來防禦水災,如果吃了它的果實就不會淹死。
山中的薲草形狀像葵,味道像蔥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勞。
河水發源於此,向南流去,然後再向東流入無達。
赤水也發源於此,向東南流去入汜天之水。
洋水也發源於崑崙山,向西南流入於醜塗之水。
黑水也從崑崙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
這裡生長著很多奇異鳥獸。
神陸吾,據郭璞註釋,就是肩吾,莊周曾說:“肩吾得之,以處大山。”
形體像虎一樣的陸吾神,說就是《海內西經》中的開明獸。
鶉鳥,是鳳凰之屬的鳥類,《海內西經》中說,崑崙開明西北皆有鳳凰,就是指的這種鶉鳥,《禽經》中說:“赤鳳謂之鶉。”
相傳崑崙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
形成崑崙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製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
發源於崑崙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
奇峰亭亭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
崑崙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
是明末道教混元派(崑崙派)道場所在地。
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崑崙山脈縱橫幾千裡,真正對外人開放的景點,不足萬分之一的地方,真正的崑崙山,有著諸多無人踏足的地方。
一個月的期限已經到了。
崑崙山中。
這裡千里冰雪。
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這裡並不是景區所規劃的地方。
這種地方,已經是崑崙十分偏僻的地方了,根本就沒有什麼人。
但是,在今天,這裡不同。
一片山腳之下,已經搭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帳篷。
很明顯,這些人已經在這裡駐紮了許久。
而且,還陸陸續續的有人繼續來到這裡。
山腳之上,是一座不出名的山峰,這座山峰並不是崑崙山脈最高的山峰,但是,有一個特點,這個山峰正好是崑崙山脈的最中間點。
蘇九早在上午的時候,就已經到了這裡。
九大門派的人已經來的差不多了。
李家和姚家兩個掌舵人也來了。
山腳之下雖然寒風刺骨,但是,站在帳篷外面的九大家族之人,還是十分熱情的打著招呼。
來到這裡的,百分之九十是九大家族的人,剩餘的,都是和九大守護家族交好的世家。
“蘇公子,一切都已經妥當,我姚家已經完成了當初你的要求,接下來,希望蘇公子遵守承諾,對於我們姚家和李家的承諾。”
姚二發站在蘇九旁邊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