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老者將這三個年輕人帶著宰殺的雞和酒,分別到供奉石像和一家三口的墳前拜了一拜。
此後發燒漸漸退了,噩夢也逐漸消失。
後來有風水師分析夜間撞鬼原因,風水好的地方除了養人,還比較養鬼,並且像封門村這種人鬼同居、人死不出村的習俗,雖然一家三口已經暴斃,但屍骨就埋於房屋附近,有可能是鬼回家,甚至夜半鬼上床。
而由於村子的房屋道路朝向問題,溝溝坎坎、曲折衚衕太多,房子又居地勢而建,鬼困在迷宮一樣的村落裡,很難走出去。
加之異教崇拜,既沒有佛,也沒有道教,導致這村子游離三界之外,沒有正陽之物鎮壓,以前的兩個石像壓不住越來越多的鬼。
這也就是村子陰氣重的原因。
說到封門村,就不得不提關於這個村子的一些詭異的習俗。
封門村雖地處中原,卻自有一套與漢族傳統風俗全然不同的“葬俗”——封門村的屍體都是帶著面具下葬的,這種現象在埃及法老墓常見,但在華夏卻不多見。
華夏人死後都講求耳清目明,不遮擋異物,為什麼封門村要將屍體戴著面具下葬呢?
華夏人將鬼、靈魂稱為髒東西、邪物,遇到棺材、紙錢、壽衣都要遠遠避之,甚至吐幾口唾沫,生怕沾了晦氣。
人的居住社群和墳墓,往往是有分界隔離的,比如一條河,或者將墓地設在沒人居住的山崗、樹林,沒有人會將墳墓設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或者村子裡。
封門村就不同,講究“人鬼混居,人死不出村”,人死後不能埋在村外,在死者家附近找一塊空地埋葬。
封門村所在的山谷名為幽靈谷並非沒有緣由,就是因“溝溝有遺骨、彎彎有陰魂”而得名。
因為人鬼同村而居,為了鎮住陰魂,於是就有了為死屍戴面具的方法。
人對神靈是有敬畏之情的,敬畏之情往往使他們既拜神、也拜鬼,在封門村卻供奉著這樣一處廟宇,供奉的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兩個詭異的偶,一對身著明代官服的男女雕像。
有風水師推斷這對偶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為比較顯赫的祖先,但祖先多是以牌位的形式供奉在某一大家宗族的祠堂裡,而並非廟宇裡供全村人膜拜。
於是有了另外一種可能,這一對像,不是人像,而是鬼像,也就是說封門村拜的可能是鬼。
相比於祖先顯靈,鬼怪顯靈往往要靠譜得多。
而封門村獨有的親鬼習俗,也讓第二種可能更為可信。
但是,這些都是風水界中的傳言,不知道為什麼,去封門村的風水師,可以說是十分稀少,準確一點的來說,基本上沒有。
蘇九也沒有聽說過有哪個風水師去過封門村。
同樣的,去過封門村的風水師,出來之後,對於那裡也是閉口不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