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遂欲著諸葛瑾一行,只道其為諸葛亮之兄長,劉備一方當會賣幾分薄面。
而諸葛瑾出發之前,孫權望魯肅府上探望,細言此事。 魯肅卻道:“關羽脾性極傲,便是肅親往,怕也討不了好去。 子瑜此去,恐受其辱。 ”
孫權道:“我等與劉備早有盟約,想那關羽不會不守信用?若如此,漢中王信譽全無,而其交惡於我江東,就不怕孤與曹操聯合,齊滅了他們?”
魯肅道:“劉備必不會拖欠二郡,只是那關羽性格過傲,雖能討來城池,卻也免不了一番折辱。 主公須另擇他人前往。 ”
孫權道:“子敬以為,何人可往?”
魯肅躺在榻上急喘了幾口氣,而後才道:“前年陸遜出使西川時,曾望荊州一行,我聞關羽對伯言甚是欣賞,似有以女相嫁之意。 主公可使伯言一行,當可從速討得二郡。
”
孫權遂從,著人喚陸遜至柴桑。 吩咐一番,便叫其望荊州而來。
陸遜到了荊州,先是去尋徐庶。 原來他也知關羽性子不好對付,便先尋徐元直。 先將盟約之事大談特談一番,這才說明自己是來討要城郡的。
徐庶苦笑不得,遂引著陸遜去見關羽,本來以為還要大說一番,不想關羽見了陸遜,反倒痛快的道:“你且修書一封回江東,叫江東派人來接管二郡。 ”
這番情景,讓徐、陸二人大大的驚訝了一番,不過陸遜隨後就明白過來,關羽叫自己修書一封回江東,而不是叫自己回去稟報,那是要把自己留下了。
果然,隨後關羽便道:“伯言瞧我女兒如何?”陸遜當時唯唯諾諾,不知如何作答。
關羽瞧了,也不以為意,只道:“我欲將女兒許配於你,你可願否?”說完,那雙單鳳眼一道精光射出,直瞪的陸遜心下一激靈,一抬頭,恰好見得周倉持著關羽地青龍刀立在其後,那刀寒光閃閃,冷氣逼人,叫人不敢直視,陸遜遂道:“此乃遜三生之福,只恐在下配不上令嬡。
”關羽點了點頭,撫了下長髯慢慢的道:“關某能瞧的上眼的人不多,能叫我願意把女兒嫁給他的,屈指數來,僅數人矣!伯言莫在謙虛,回去好生準備一番,而後再來與我擇一吉日,便將這婚事辦了吧!”說完,便退回了後院,直把陸遜弄的一頭霧水。
心道:“這關雲長辦事忒的雷厲風行了,這麼幾句話便把親事定下了?”
原來自打陸遜回了江東後,那關鳳便茶不思,飯不想,每日只進得那麼一點點食物,終日望著江東的方向發呆。
關羽見了這般景象,如何不急?心裡直嘆道:“女兒大了,留不住了!”回頭一想,陸遜這人確實不錯,難得叫他看地順眼,遂與自家夫人商量了一番,見夫人也很樂意將女兒嫁給陸遜,遂打定主意,日後逮著陸遜,定叫他娶了自己女兒。
哪知剛打定主意,孫權就把陸遜給送了過來,關羽是心中暗喜,不過一邊卻也在頭疼:“難道將女兒嫁於他,隨其回江東?”要是這般,關羽肯定是不幹的,他心裡清楚的很,日後自己還要領兵打到江東去,如何能叫女兒在那邊待著?遂心下暗道:“定叫這陸遜舉家遷到荊州來。
”……
卻說成都這面,劉備大封群臣之後,頻頻調動手下將領,努力治理著川中。 又得薛冰建議,廣招有才學之士前來投效。 不過具體實施,卻是交給了許靖去做。
而此時,西川學院以及荊州學院都有短期畢業生從學院畢業,薛冰立刻提議將這些人安插到軍中或者地方的基層職位去工作。 倒是緩解了劉備手下基層人才過少的難題。
這日,劉備將薛冰招至府中,問道:“子寒常多有新奇建議,今可有益事教我?”
薛冰忙道:“不敢,今王上有二位軍師於旁,又有法孝直隨時進善言,末將只須靜待王上相喚,為王上領一支兵,盡取中原之地便可。 ”
劉備笑道:“常言道,臣當為君分憂,子寒不思盡力,反倒偷懶耍滑?豈非不忠?”
薛冰道:“臣乃是量力而行。 談政事,眾先生皆比冰強上數倍,若叫冰行政事,乃是廢王上之大業!談謀劃,冰不及二位軍師,若由冰出謀劃策,乃是叫王上舍近求遠。
唯有一身勇力可以倚仗,是以願為王上之先鋒,掃平天下逆賊。 ”
劉備聞言喜笑,言道:“子寒過謙矣!”
薛冰道:“非冰過謙,乃是請主公量才而行,凡事只須安排妥當之人,則事無不成。 根本無須事必恭親,此乃自尋死路矣。 ”
劉備道:“事必恭親,乃是證明此人謹慎,勤勞,怎為自尋死路?”
薛冰道:“一國之大事,豈是一人所能治之?於人,若凡事皆親自過問,則勞心勞力,勞力尚在其次,若勞心,則不能復,久之必生頑急,就此一命嗚呼!於國,凡事皆由一人所斷,久之,屬下眾官皆無斷事之能,待此人歸天,則眾官政不能理,軍不能統,其內必亂也。
”
劉備聽了,笑應了下來。 而一旁諸葛亮聽了,則深思不止。 薛冰在旁見了,心裡暗笑一下,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