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有著每一個人的道路,李耳如此,子產也同樣是如此,雖說李耳已經創造了可以踏入煉氣化神的道路,可子產等人並非是想追尋著別人腳步的存在。
在不是沒有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恐怕誰都不會願意放棄屬於自己的大道。
事實上,這一刻不僅僅只是子產,師曠,季札,晏嬰,叔向每一個人都在找尋著屬於自己的道路。
只是尋道的路程註定是艱辛的,並非是誰一朝一夕就能夠跨入的,哪怕這些人每一個都是天之驕子,每一個都是這個時代最為頂級的存在,可能夠踏入,或者說能夠尋找到屬於自己道路的身影終究是少數。
只是這些和江晨無關,和李耳同樣無關。
江晨的身影繼續處於守藏室之中,一縷縷的神意瀰漫不斷的讓自身的層次擴大,以圖能夠踏入練神返虛的層次。
而李耳的身影則是開始了周遊列國。
他的腳步,跟隨著江晨的痕跡,從洛邑出發,隨後踏入了晉國。
不過在路過了晉國之後,李耳並沒有直接進入燕國,而是走向了趙魏韓三國所在。
如今歷史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西西伯利亞平原所在已經被趙氏,魏氏,韓氏徹底瓜分了,十幾年的時間,三家也已經完成了基礎的統轄,雖說依舊無法佔據那廣袤的領土,可基本的輪廓也已經成型了。
其中趙氏最強,在此地已經有著接近百萬的人口了。
這些人口大部分掠奪而來,由於晉國的統轄,草原不少牧民不得不北遷,而這一北遷自然就是落入了趙國的領土之中,也幫助了趙國的擴建。
而魏氏,與韓氏人口稍微少點,可也超過了五十萬,魏氏更是有了七十餘萬人,韓氏雖然最少,那也有著五十萬人,雖說比不上中原那些侯爵之國,可相比於一些伯爵之國絲毫不差了。
而且三國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加,再過十年,三國人數也許都能夠破百萬。
走入三國之中,李耳無疑見識了一個更加不一樣的華夏諸侯國。
趙國魏國的好戰,韓國的內斂,草原的蓬勃,北海的風光。
這是相比於中原都絲毫不遜色的美景。
而當從趙魏韓三國之中穿行,抵達向了燕國。
此刻的燕國相比於十幾年,無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刻的燕國早已沒有了當初的貧瘠,富餘和人頭湧動,讓李耳都差點以為自己進入了齊國境內。
事實上,此刻的燕國實力也的確無限接近於齊國了。
首先人口,燕國的人口在過去的時間當中,幾乎是諸侯們增長最快的,到達如今已經接近三百餘萬了。
更重要的是,因為黑土地,和東北的開發,燕國的糧食之富足幾乎供給了大半個天下,哪怕是齊國都需要朝著燕國進口糧食,其他國家就更加不用說了。
而這樣一來,燕國的強大幾乎是肉眼可見。
相比之下,齊國就要遜色了不少。
雖說伴隨著高,鮑,欒三家的分離,齊國的公室開始掌握了權利,甚至在四年前,齊國正式吞併了箕子之朝,讓自己的下轄領土再一次的擴充套件,可齊國的發展依舊並不怎麼羨慕。
甚至因為箕子之朝的貧窮,反而將齊國的發展給拉了下去。
“齊國之勢,不出百代。”
倒騎著青牛,行走出了臨淄的大道,看著那巨大而有些腐朽的城池,李耳不由感慨著開口。
對於他來說,齊國如今之處境,幾乎不用想了。
百年,齊國若是再不變,恐怕齊國未必還會存在了。
在這不斷變化的時代,齊國沒變,那麼必然就會被淘汰。
不過這和李耳沒有關係,他沒有打算去提醒齊王,昔日齊王能夠把先生甩在門外,那麼就必然會錯過一些東西。
身影騎著青牛,很快離去。
而李耳也隨即從齊國進入了島國境內。
如今的華夏終究不一樣。
雖說他之前的打算是將江晨走過的道路再度走一遍,然後再去尋找新的道路,可真正走了起來,他還想一同去看看那新的華夏諸侯們。
趙魏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