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襄公去世,魯襄公與胡國女敬歸所生之子太子姬子野即位,同年九月癸巳日,姬子野去世。魯人立敬歸之妹齊歸的兒子公子姬裯為國君,是為魯昭公。
而這一年,在曲阜之中一名少年已經十七歲了。
少年生而七漏,頭上圩頂,而又因其母曾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兩年前,少年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所以稱自己雖然已經十五歲了,但志向在於做學問。
而今年,他母親顏徵在去世。
少年雖然悲傷,可卻並未放下自己作學問的生涯。
也多虧了紙質書籍的出現,讓哪怕清貧的少年,也能夠閱讀到曾經想都無法想的知識。
只是這一天,少年子丘,或者說孔丘放下了手中的書籍,走向了一處高門大戶。
因為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
他家雖然清貧,可的確是士一級的貴族。
他也想去看看季氏的宴席,也看能否討要到更多的書籍,特別是山海冊之中第四卷,乃至於第五卷的內容。
作為一心做學問的他,山海冊這一種神鬼的內容,也同樣吸引著他。
只是相比於其他人追尋那些神鬼的故事,他看到的是神鬼之下,那波瀾壯闊的古典生涯,那裡似乎有著他追尋的“道”。
只是當他的身影剛剛來到季氏之家時,卻被趕了出來。
沒錯就是被趕了出來。
“季氏只招待名士,不敢招待你!”
季氏的家臣陽虎甚至帶著不屑的聲音而出。
面對著這一種羞辱,少年孔丘雖然氣氛,可也無奈只能悻悻然的走了出來。
只是他的身影剛剛走出。
迎面就碰上了自己的好友澹臺。
“仲尼,你快看,我給你帶來什麼了?”
少年興奮的聲音響起,隨後一把就直接抓起了孔丘的雙手。
“這是?”
孔丘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少年手中的書籍。
而這一看,他的瞳孔不由一下子收縮了起來。
臉上也不由一下子有些悸動了起來。
“對,這是第四卷巫妖之劫的內容,可是拖阿兄好幾日才找尋到的。”
澹臺帶著激動的聲音開口。
如今,哪怕是四卷刊行天下也已經十年的時間,可想要獲得第四卷的內容,對於一般人來說依舊極為的困難。
畢竟刊行的數量是有限的。
雖說有人抄寫,可抄寫不說錯落了,就算是數量也無法保證。
自然能夠獲得的人是少數。
別說四捲了。
事實上,真正讓華夏各國都能夠看到的也就只有前面三卷而已。
第一卷盤古開天,第二卷兇獸之劫,第三卷龍鳳之劫,因為這三卷的文字是最少的,刊行天下的數量也最多的,相比之下,第四卷巫妖之劫就少了不少,三皇之劫就更加少了。
雖說依舊有著數百萬冊留傳天下,可真正看過的人,大概也就幾十萬人而已。
更多的人還是沒有機會。
畢竟知識傳播,別說,這個兩千多年前的時代了,就算是兩千多年前的時代,也不是那麼迅速的。